海派民乐凤舞蜂飞!《海上生民乐》首登南半球受热捧
2025-09-23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9月20日、22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品牌音乐会《海上生民乐》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与墨尔本演奏中心成功举办。国际指挥大师汤沐海执棒完成这两站之后,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将于9月24日率团登台阿德莱德市政厅,为此次南半球巡演奏响收官之章。记者获悉,此次澳大利亚之行,是乐团的这个知名品牌演出首度走进南半球,再度为这张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音乐名片谱写新篇。

展现海派民乐多元魅力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海外巡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曾赴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美国、俄罗斯、泰国、以色列等国演出,登陆巴比肯艺术中心、巴黎爱乐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汉堡爱乐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圣彼得堡国立模范卡贝拉音乐厅等著名音乐厅,赢得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广泛赞誉。

此次巡演,由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胡晨韵、俞冰、金锴、王音睿、赵臻、张佳伟、卢璐、陆莎莎、丁龙、赵韵梦、陈适、李晨晓等携手70余人乐队阵容呈现。

音乐会选曲彰显海派民乐开放包容的艺术气质,既有古曲新编,亦有现代创作,以民族音乐与世界共鸣、跨界融合,传递出层次丰富的听觉体验与深厚的人文内涵。《湖光》《墨戏》《楚汉》《卧虎藏龙》《凤舞》《卉木拾音》将民族文化精髓淋漓尽致地呈现;《查尔达什》《丝绸之路》《共同家园》《蜂飞》,则讲述了世界文明互鉴的精彩。

新颖的编排、现代的音乐语汇,与乐团精湛而充满张力的演奏相得益彰。每首曲目都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查尔达什》的欢快节奏让观众忍不住起立“蹦迪”;《凤舞》的唢呐绝活“循环呼气”毫无意外地引得惊叹连连;《蜂飞》的打击乐互动更是让台上台下“乐动无限”……

悉尼演出后,澳大利亚极具权威性艺术评论杂志《Limelight》(《聚光灯》),发表了五星乐评,认为“整场演出构思极为巧妙,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最动人之处,莫过于音乐中真挚的情感共鸣”。

许多当地观众表示,这是他们首次沉浸式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传统与当代活力,感受到其典雅与创新并重的艺术魅力。澳大利亚平面设计协会会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视觉艺术顾问理查德·亨德森先生表示:“音乐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能够直击心灵、超越国界。每一首作品都展现出非凡的创意与天赋,充满情感而又气势雄伟。乐队的音乐色彩丰富,编制与编配极具巧思,整场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悉尼音乐学院融合音乐系主任、民族音乐学者及琵琶演奏家刘璐博士观后感慨:“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聆听到如此高水准的演出。既扎根传统精髓,又融入当代审美,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感受到中国音乐的魅力。”

小提琴演奏家Dr.Evgeny Sorkin 也表示:“乐团音色极具个性与辨识度,张力十足,能量充沛,令人印象深刻。”

用音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墨尔本演出圆满落幕后,指挥家汤沐海感言:“此次巡演中,乐团的进步有目共睹,不仅整体音色愈发纯熟松弛,音乐的情感表达也更为细腻深邃,尤其是在把握中西音乐融合的尺度上,可谓游刃有余。衷心感谢乐团的每一位艺术家,我们将继续为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播与探索不懈努力。”

《海上生民乐》走遍世界,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相遇,也让乐团演奏家们收获了来自各地的热烈掌声。琵琶声部首席俞冰说:“每次看到海外观众那么热情和亲切,都特别感动。音乐无需解释,本身就是一座桥,让我们能彼此理解、彼此靠近。”竹笛声部首席金锴感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欧亚大陆到美洲,我特别自豪能和乐团同事们一起,把代表当代中国音乐风貌的作品带给全世界的观众。”二胡演奏家卢璐分享:“每次奏响《卧虎藏龙》,都让我更加从容自信,因为我呈现的,是底蕴深厚、充满生命力的中国艺术,是能跨越语言、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此次巡演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风韵”品牌年度项目。“中华风韵”品牌自2009年创立以来先后选派中国30多个艺术团组超过40台精品剧目,赴美洲、欧洲、大洋洲国家演出600余场。

《海上生民乐》不仅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美好见证。这一次南半球的巡演,再一次让海外观众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超越语言与文化的感染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