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谜案”探案式科普上演!沪上众专家呼吁主动预防心血管疾病
2025-09-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63岁的张阿姨,患冠心病多年,一直按时吃药、定期复查,病情控制得稳稳当当。可突发胸痛、意外昏厥,让家人措手不及、感到疑云重重……怎样的风险潜伏多年而一朝发作,“伤”了她的心?

9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血谜案”探案式科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演,来自心内科、皮肤科,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医生们化身“医线探员”,抽丝剥茧、层层解析,揭示出潜伏在心血管患者身边的健康风险。

超3亿心血管病人面临的“共病挑战”

万幸的是,张阿姨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如何更好地警惕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叠加风险?在全国心脏日到来之际,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央视网发起、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世界心脏日健康科普日活动之“带疱伤心,主动联防”主题公益科普在沪开展。

承接科普剧场,一场跨学科、多领域之间的“主动联防”对话同步展开。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高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45亿,冠心病、卒中患者均超千万;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近50%,高居各类疾病首位,被称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已被纳入重点防控范畴,且成效显著。然而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其整体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一方面,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数庞大,发病率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中老年患者往往面临多病共存问题,而“多病交织”状态可能形成“1+1>2”的叠加危害,进一步增加健康负担。

近年来,国家持续倡导“三高共管”理念,呼吁将各类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纳入协同防控体系。与之形成呼应,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Don't Miss a Beat(律动不息)”所倡导的,亦是关注每一声心跳、重视心脏健康的每一个影响面。

“我国老年心血管疾病负担逐年增加,合并症多、器官功能衰退、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因素是关键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教授指出,“这类患者通常面临用药复杂、治疗负担重等问题,甚至因管理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既影响生活质量,也加重医疗资源消耗。因此,加强中老年人群‘多病共管共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共病威胁中,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易被忽视、其影响却不容小觑。“心血管疾病不仅会直接损伤心脏、血管等器官,并可能导致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等致残致死性事件,还会增加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主任梁春教授介绍道。

警惕带状疱疹,让“心”痛上加痛

事实上,心血管疾病叠加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并非“小概率事件”。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生蛇”,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常见感染性皮肤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罹患带状疱疹,中国每年的带状疱疹病例数超600万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康复科执行主任郑拥军教授表示,“其中,50岁以上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都是高风险人群。”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之一,可贯穿于病程全过程。“这种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割一般,甚至可能甚于分娩阵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郑拥军教授补充道,“而如果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时间还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更令人揪心的是,心血管疾病可能引发“痛上加痛”。梁春教授特别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后,疼痛程度更强,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更严重也更持久。与此同时,带状疱疹也可能反过来加重心血管负担:带状疱疹发作后,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上升68%,脑出血和中风风险增加78%。”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深入推进,我国正不断强化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管”全链条管理,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关口前移;《“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也强调强化多病共治共管,完善老年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共病共管”及“预防先行”的高度重视,也为“主动联防”实践指明了方向。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黄卓英表示:“预防始终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以上海为例,目前全市有70多家门诊可以开具疫苗健康处方,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通过在慢病诊疗中同步落实共病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共病或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亦有利于推动医疗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社区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亦是预防接种服务的“第一阵地”,浦东新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花迎雪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经验强调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而是更需要科学地把握接种时机。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前可向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专科医生咨询,进行科学接种。”

在“预防先行”大势所趋下,各地探索医防融合的多元协同新模式正不断落地,社区亦是其中的基层“支点”。花迎雪主任表示:“我们正通过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更便捷的免疫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医防融合,也让社区成为‘主动联防’中的坚实一环。”

当各方共建的主动联防实践徐徐展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方社会力量都成为了健康的核心守护者与行动者。“‘主动联防’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体要提升共病风险认知、主动采取共防措施;更在于临床多学科、公卫多系统、社会多领域之间的协同发力——从认知提升到行动落实,再到体系支持,各自发挥专业优势,环环相扣建立全面的健康防护网。”黄卓英所长呼吁道,这不仅有利于防范类似“带疱伤心”的风险,对于更广泛的健康议题也都有积极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