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迎来最匆匆“过客”,这件元代黑漆螺钿捧盒只在展览中停留两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一件元代的“黑漆螺钿人物菱花形盒”仅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两周,也成为上博中展品中最匆匆的“过客”。由上海博物馆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袂举办的“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9月26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对公众开放。展览展出百余件流传日本且传承有序的中国宋元明漆器珍品,以及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宋元漆器精品。
“我们的瓷器发达后,漆器相对衰微,而且,中国的漆器大都是用作日用品,容易发生耗损,而日本将其视为外来文化的时尚品,无论是在寺院还是皇室贵族中,都是作为珍品很好地收藏起来。”在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孙峰看来,中国漆器艺术成就不亚于青铜、瓷器和书画。
据悉,展览共展出127件文物,其中日本展品112件,国内出土文物15件,一半以上为宋元文物,大部分文物是第一次来中国展出。这些展品中不乏元代“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戗金云凤纹经函”等被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的臻品,皆为中国漆器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器物。
此次展览分为素影清晖、重芳叠绮、金镂华章、焕彩凝萃、尘封古韵、归去来兮六个主题,观众可以按照展线从髹单色漆无纹饰点缀的“素髹”,到层层髹涂色漆的雕漆,欣赏剔红(红漆)、剔黑(黑漆)、剔犀等色彩层次丰富的工艺后,再进入戗金、螺钿的焕彩华光。
那件作为“匆匆过客”的“黑漆螺钿人物菱花形盒”应该算是此次展览最大看点。此盘是出光美术馆馆藏。这件漆器体积大、造型优美、纹饰精细,画面中有龙旗和凤旛,讲述的是皇帝和后宫妃嫔的故事,刻画非常细致,连最下面的连珠纹上都雕了纹饰,做这样的一件螺钿漆器可能要耗费几年时间。
为了此次展览开幕,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藤原诚也特地来到上海,他最推荐的展品并非漆器,而是一本古籍——《髹饰录》。该书为明代黄大成所著、杨明作序并注,是中国漆工技术书籍,也是研究中国漆工历史的重要著作。其原著于中国已散佚,现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髹饰录》两种抄本,都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记者了解到,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继2006年“中日书法珍品展”、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精品展”之后再度联袂办展。唐代以降,伴随着文化交流,东渡日本的中国漆器成为皇家贵族竞相珍藏之宝物,如今这些跨越沧海、静驻东瀛数百载的珍品重返故土亮相,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明血脉的深情重逢。
展览将从9月26日一直持续到11月23日。据悉,展览后期会更换部分展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