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28位“顶级考生”的多维人生,“翰墨之外——清代状元的多维风华”展览开幕
2025-09-26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受访者/图

嘉定首位状元王敬铭是如何成为康熙皇帝的“里边人”的?晚清状元张謇是怎么从坎坷的求学之路走上壮阔的实业救国之路的?今天上午,由嘉定博物馆、温州博物馆主办,瑞安市博物馆协办的“翰墨之外——清代状元的多维风华”展览在嘉定博物馆特展厅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展现了28位状元在政治、教育、艺术、实业等领域的多元成就,带领大家共同探索这些“顶级考生”光环下的多维人生。

还没正式走入展厅,记者就已经被浓浓的氛围感所深深吸引:此次展览特别设计了“金榜荣光”主题场景,从序厅起,故宫红墙、“状元及第”打卡墙、金榜题名看榜图、科举流程趣味漫画等多个装置贯穿全程,让大家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空,沉浸式感受古代士子的荣光时刻。

据嘉定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钱婷婷介绍,本次展览共展出100余件(套)书画、信札等展品,其中珍贵文物60件(套)。通过“官居一品”“经世守道”“翰墨风华”“破壁维新”四个部分,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状元文化,让历史人物与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记者注意到,展品的内容颇为丰富,既包含了书画墨宝,又呈现了文房雅器、生活遗珍。其中,清光绪十七年徐郙书《兰亭序》浅刻诗文烟杆、清徐郙行楷七言联、刘春霖行书扇面等展品更是首次亮相。

漫步在展厅里,看着这一位位名载史册的状元,记者不禁好奇,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金榜题名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有意思的是,本次展览居然还增设了八卦说明牌!特邀“书法哥”“百晓弟”“评论哥”“夸夸弟”四位风趣的IP人物,以各自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见解。

比如,对于嘉定博物馆馆藏张謇的《张季子诗录》,“书法哥”表示:“铅印出版物也需要我评吗?”“百晓弟”透露:“这本诗集是他早期的‘朋友圈’和‘日记’,收录了430多首诗,记录了他的见解、交游和心路历程。”“评论哥”认为:“从清朝状元到民国实业总长,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近代史。2000多首诗作,展现的不是一个枯燥的企业家,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心怀天下的士人。”“夸夸弟”夸道:“中了状元,不当官却去搞实业办教育,能经商、会办学,诗还写得好又多,这才是跨界天才!”

此外,整个展览的互动性也特别强,无论是通过VR化身古代考生沉浸式体验科举考试的过程,还是通过翻翻乐去解锁各种趣味冷知识,都让人跃跃欲试,流连忘返。对此,嘉定博物馆馆长王新宇表示,本次展览的初衷,是根植于嘉定“教化之城”的文脉底蕴,不以呈现科举史话为终点,而是希望以“状元”为镜,映照嘉定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教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我们这次展览不仅在展陈设计上运用了沉浸式场景、VR技术等现代手段,更在内容上着力挖掘这些历史精英与现代青年在精神层面的共通点。我们期待,当观众漫步于展厅,不仅能领略到状元风采,更能激发他们对成才路径、文化自信有进一步的思考。”

循手迹,品状元笔墨雅趣;阅传奇,览才子心胸乾坤。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25日,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科举制度背后这群杰出士人的多重身份与精神世界,嘉定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特展教室、专家看展、嘉博学堂讲座等丰富活动,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从墨宝细节解读状元的人生轨迹,感受清代状元们的担当、才情与探索之锐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受访者/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