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9月29日起施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自2025年9月29日起施行。
2014年8月实施的《条例》,是全国首部自贸试验区立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推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形成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全国各地自贸试验区立法起到了示范效应。十多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覆盖范围、管理体制、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拓展和产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条例》进行全面修订,为建设更高水平上海自贸试验区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次《条例》修订聚焦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多年来的改革创新举措,通过系统性、集成式制度安排,向境内外经营主体展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成果和信心,继续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条例》共十章六十九条。
其中,主要包括锚定国家战略,构建高效协同体制机制,因此,《条例》明确规定完善上海自贸试验区综合性常态化评估机制,完善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协同联动机制,推进联动区建设,并加强与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对接合作。
在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方面,《条例》总结固化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境外投资备案管理、通关便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等相对成熟的制度经验,充分展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同时,对正在开展的货物贸易新业态、跨境贸易全流程数字化、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试点、国际航行船舶药械补给供应等创新举措作出制度性安排。
另外,在加快金融开放,创新跨境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引领,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促进数据流动,培育数字经济优势;健全法治保障,完善服务监管体系等方面,《条例》也做出规定。
记者看到,在科技创新方面,《条例》明确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推动跨境技术交易等举措。二是在人才发展方面,系统梳理自贸试验区吸引境内外人才创业、工作的政策及服务保障措施。三是在全产业链发展方面,明确新形势下上海自贸试验区产业布局和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