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生物“造”出美丽新秘诀、推动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播……工博会上展示上海高职院校的青春创意
2025-09-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于9月23日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举办的高校展区中,有数家来自上海高职院校的展品十分吸睛。比如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青年教师团队用微生物“造”出美丽新秘诀,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元宇宙沉浸式大空间体验项目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游、可触、可创”。

城建职院:从天然食材中寻找灵感

当实验室里的微生物发酵技术,遇上你梳妆台上的护肤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项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项目,已成功亮相2025年工博会。

此次,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田江涛博士在该校肖瀛教授悉心指导下,带领了一支年轻团队,用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为化妆品行业带来天然、安全的新原料。他们正在将这一科幻感十足的场景变为现实。从一颗天然食材到一滴安全有效的护肤原料,这个青年教师团队正用科技重新定义美的诞生方式。

田江涛告诉记者,这项充满创新活力的研究,通过与华师大紧密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实验室平台,真正实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化”的完美联动。团队成员巧妙地从大米、银耳等“药食同源”的天然食材中寻找灵感,筛选特定的功能菌株,通过先进的液态深层发酵技术,“发酵”出具有护肤功效的天然成分。

如何确保这些成分足够温和、安全、有效?团队引入了有趣的“斑马鱼模型”进行评价。这种小鱼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87%,是国际公认的快速、高效的安全性检测“小帮手”,能为原料的功效提供坚实的科学数据背书。

在田江涛看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落地应用。目前,这支团队已与奉贤区“东方美谷”核心区的上海晓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妆品企业展开深度合作。这不仅有望让实验室的成果能快速走向市场,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战机会。学校通过“菁英计划”和校企联合培养,同学们得以提前接触行业前沿,实现了“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创造”。

工艺美院:非遗元宇宙沉浸式大空间体验项目

此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团队带到工博会上的是非遗元宇宙沉浸式大空间体验项目。其作为传统工艺美术VR大空间展示项目,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传承与创新,打造沉浸式、交互式文化体验空间。项目采用脑电、眼动等相关前沿技术接入虚拟现实相关应用底层应用开发,运用Web3D远程交互模块、高精度三维建模、动态捕捉与多感官交互技术,突破传统展示局限,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游、可触、可创”。 

据项目负责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传统工艺元宇宙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吴慧剑介绍说,该项目的核心创新点是打造多维度沉浸体验,结合AI算法与全景影像技术,复现历史传统文化场景与工艺细节。比如通过虚拟技术1:1还原非遗技艺流程与历史场景,支持用户自由探索、交互式学习;打破时空壁垒,以动态数字展演呈现非遗文化多维魅力,推动“活态化”传播。

此外,该项目还通过AI深度赋能,革新教育传承模式,即构建智能教育系统,通过AI定制化技艺教学课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丰富传播形态。

“我们项目的虚拟数字人模块已经在江苏省苏州市移动营业厅5G全场景展示运行。”吴慧剑介绍说,通过整合元宇宙空间、移动端及云端平台,形成“沉浸体验-数据沉淀-跨界衍生”闭环;以科技重构人、技艺与文化的关系,为非遗传承注入可持续创新动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