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下、融得进,青年文化人才在这里是实现“安居梦”
2025-09-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2024年9月,由市委宣传部与闵行区共同打造的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城投宽庭·九星社区”正式投入使用,近200名文化人才在闵行区七宝镇实现“安居梦”。记者了解到,自项目落地以来,闵行区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将文化资源与治理资源深度融合,让社区从“管理单元”升华为“情感共同体”。

站在宽庭九星社区明亮的落地窗前,在世纪出版集团工作的小陈这样描述她入住以来的生活:“推开窗就能看到七宝老街的黛瓦飞檐,楼下随时可约的文创沙龙,周末还能邀请志同道合的同事来家小聚畅谈,这里满足了我对理想工作生活的全部期待。”

这段话,也表达了许多像小陈一样入住“上海文化人才之家”的青年文化人才的心声。去年,来自出版、设计、影视等领域的182位青年文化人才比邻而居,开启了崭新的创作人生。“上海文化人才之家”依托城投宽庭九星社区,联动镇域内三大市级文创园区、四大文化载体,通过“安居-服务-生态”模式,不仅解决了人才的居住需求,更构建了文创人才“近悦远来”的生态圈。

漫步在社区,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近年来,七宝镇把“文化创意”作为首要标签,将文化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持续构筑城市人才发展价值生态,不断激发文创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成为孕育一场场蝶变的“七彩宝莲池”。作为市区共建文化人才公寓机制的重要实践,凭借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商业配套和集聚的文化设施,为文创人才提供了理想栖居地。

七宝镇依托老街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德必易园和麦可将文创园三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及区域内优质文化资源载体,构建起“载体+政策+品牌”赋能体系。不久前,朵云轩木版水印非遗美育研学基地落户七宝老街吉津斋,通过展览、工坊和课程,让非遗大师与青年创客共融共生,进一步强化人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文创人才自发组成的“文化织梦官”团队积极策划各类活动,让文创人才在专业发展之外,更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有趣青年节”上,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报业集团的三位文化青年人才分别分享了与社区共成长的青春故事;在青年人才交友活动中,促成了3对人才牵手成功。围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社区常设“文化人才青年议事厅”,先后打造非遗进街区、午后音乐会等特色IP,通过沙龙、招聘、文创集市等多元场景,让人才真正“留得下、融得进”,形成事业与生活的双重归属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