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话题|300元一单的“外卖”点了能瘦身?新业态走红背后存隐忧
2025-10-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每逢佳节胖三斤,结束长达一个星期吃喝玩乐的假期后,是否有人发现自己的体重也跟着分泌旺盛的多巴胺“蹭、蹭蹭”地长上去了。节后如何快速调整体重?手机下单预约体育老师上门,“体育外卖”正在为不愿出门却想减重的年轻人提供更便捷的训练服务。

行业一片“蓝海”

大学生创业上门教体育

“体育外卖”,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提供上门的体育训练或教学服务。在上海体育大学体能训练专业学生朱子豪看来,他和朋友正是看准了这条新赛道的发展潜力,才毅然开启了创业之路。

“学生住在哪,我们就在哪上课。”课外之余,大三学生朱子豪每天都要带着教具跑去给学生上课。青少年体适能、跳绳、立定跳远、各种球类运动……教学内容应有尽有。

“大一的时候一直在培训机构做上门体育教学兼职,慢慢积累经验后,今年2月份起开始拍摄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以此获取客源。”他和室友韦欣豪两人从今年年初正式踏入上门体育培训的创业赛道。寒暑假和节假日是他们上门培训的高峰时段。“周末从早到晚,一天至少五六单。”韦欣豪向记者展示自己今年暑假的排课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学生的上课时间、地点、和内容。

朱子豪与学生正在上课

目前为止,他们一共服务了50多名学员。除此之外,他们手上还积累了500多位潜在客户。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学生和小学生。“3成是中考学生,其余是体能训练、追高、减肥的小学生。”朱子豪透露,市场层面,目前上门体育培训呈现良好态势。社交平台和二手平台上不仅充斥大量上门体育课程宣传,不少网友还在帖子下面咨询问价。朱子豪他们认为这条赛道未来是一片“蓝海”。

由于现阶段需求旺盛,体育老师也是供不应求。随着客源不断增加,两人还招聘了本校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能训练等其他专业的同学作为教练。“这些人基本上都经过3年及以上的专业系统训练,熟练掌握训练方法,有的还是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朱子豪强调他们的优势在于可以连接全校的体育相关专业的人才。

有需求就有市场

中小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

在朱子豪的印象中,体育培训的上门生意是近两年才在上海发展起来的。他认为,这和国家对体育运动的重视脱不开关系。

202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明确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规定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1年之后,上海也开始施行《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体育不仅被纳入考试范围,还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尽管市场潜力大,但现有体育教学资源仍难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一节课只有一位体育老师,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仕槿体育的张教练直言,为了适应要求,很多家长选择给自己的小孩“加菜”。校外体育培训也逐渐在培训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且势头发展迅猛。

上门体育培训虽是新事物,但竞争相当激烈。专注于少儿体育教育服务的仕槿体育业务目前覆盖上海、广州、天津、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至今已上门服务5000余家。仅上海地区,他们便拥有100多名体育老师。张教练就是其中一位负责浦东地区的兼职老师,每周末要教十多位学员,最多的时候一天跑十个地方。其中大多是中考学生。“一部分是中下游水平的学生,另一部分是成绩比较高想冲刺好学校的学生,他们都希望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尽量不让这门课拖自己的后腿。”

省时省力效果好

家长倾向在家点“体育外卖”

但上门体育课的价格并不便宜。从咨询的几家提供上门体育服务的培训机构来看,上门体育课时费主要在300元左右。鉴于没有机构抽成,一些“个体户”体育老师的教学收费更低,大概在240元。上门体育和课外兴趣班的费用相比,两者算是并驾齐驱。相较健身房的私教费用,上门体育课时费更是两倍于前者。家长们为何愿意花费大价钱请老师上门教学?

方便高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就近上课,很方便,还节省路上接送的时间和精力。”“1对1教学,不用担心没有效果。”“小孩子自制力差,如果老师上门的话不用担心不训练的问题,甚至老师可以反向鼓励促使小孩练习。”在家长们看来,花钱报名上门培训更具性价比。

朱子豪的体育培训器材

张女士就曾在戴维体育培训机构给孩子报过上千元的体适能课程,但1节课都没有去上,随后试图联系机构退款至今未果。而为了赢得家长信任,朱子豪推出了先上课再付费的模式,“上一节课付一节课时费”。他指出,这样可能会让家长觉得更可靠,手上很多学员都是推荐过来的,还有一些是一直从年初带到现在的小朋友。

对小孩们来说,上门培训的锻炼效果清晰可见。黄女士的儿子现在3年级,一开始在学校属于替补,最初报名只是想提高他的足球水平,报名体能训练课程1个月之后,改善了跑姿,如今她的儿子已经踢到首发位置。初二学生李同学的中考跳绳项目一开始1分钟只能跳20多个,每星期上3次培训课,练习2个月后1分钟达到180多个。

而原本带小孩上课的压力和时间成本从家长这里一部分转移到培训老师身上,这对上门培训的体育老师要求更高。因此,家长们会在体验课时决定是否继续报名或者选择上门教学的老师。“好的老师首先要人品好,其次要认真负责。”张女士认为。朱子豪和韦欣豪两人则强调,合格的教练不仅要提供教学服务,还要通过教学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和天赋并反馈给家长,甚至可以根据家长和学生需求为其提供定制饮食、运动加练计划等附加服务。“好的教练与学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

教练质量良莠不齐

培训从业人员有待规范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体育培训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现阶段青少儿体育潜在人口规模为1.3亿,青少年儿童体育培训市场规模达2350亿元,同比增长19.65%。而上门体育培训也在不断蓬勃生长。

如何看待这条新兴赛道?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认为,校外培训属于服务+金融的复合商业模式,培训机构不乏出现收取预付费跑路的情况,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尤其是个体培训的方式有望缓解该问题。“机构的稳定性让家长购买长期课程时鲜少犹豫,而对于个体或无固定培训场所的机构,家长在消费上具备一定的防备心理,可能更倾向于上一节课付一节课的钱。这种新生意有点类似于家政服务等上门经济。”他进一步强调,市场上供给模式和结构的丰富性是解决当下问题的重要方法,因为供给意味着市场有更多的竞争,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体能训练团队负责人、副教授李斐也指出,大学生提供上门体育培训这一现象,是当前教育供需变化与体育社会化服务兴起的体现,整体应持积极引导、规范发展的态度。“这种模式激发了大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创业热情,有效回应了家长对于青少年体能发展与中考体育备考的现实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推动了高校体育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有助于人才培养与行业接轨。”但他也表示,上门体育培训目前存在部分教学者缺乏系统培训、教学责任边界模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乱象。

韦欣豪与学生

朱子豪结合自己的兼职和创业经历介绍了相关情况:“此前在体育培训机构时,兼职教练中不仅有汉语言等非体育相关专业以及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缺少教练员证,甚至还有穿拖鞋和牛仔裤去上课的。”但据他了解,目前并未发现机构与家长发生纠纷的情况。

体育教学人员应具备何种能力水平?根据《上海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第七条,执教、教研人员应当具备与所开展体育项目相匹配且在有效期内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包括体育教练员系列职称、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或体育类教师资格证等,且不应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

一般而言,教学人员会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但对在社交平台发帖获客的个体而言,相关规定并没有约束效力。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李东锦老师指出:“体育行业之间存在差别,现实情况下,不同的体育项目对相关教学人员的要求可能会结合市场需求。”但她仍建议,最好选择有教练员或运动员资质的教练进行授课。

“无论组织性质还是非机构性质的上门体育教学服务,都有必要探索设立适当的资质门槛。”李斐强调,虽然大学生具备体育专业背景,但其教学经验、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可能尚不成熟,他建议至少取得基础类体育指导员或教练员证书,作为进入该行业的入门资质,同时建议政府、高校和行业协会联动,通过政策引导与制度设计予以规范,建立“备案管理+培训认证+平台支持”机制,既保障服务质量与安全,又为青年体育人才提供合理的成长路径,助力该类新兴业态的健康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