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4%,今年规模预计破万亿!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周启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十四五”期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从2021年的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4%;制造业产值从2021年1712亿元增至2024年2011.67亿元,年复合增长6.9%。
10月13日-17日,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称“产业周”)将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本届产业周以“链动全球 赋能产业”为主题,采用“1+1+15+N”架构。包括1场开幕活动,计划于10月13日(周一)下午在张江科学会堂举办;1场同期举办的成果展览;15场系列专题论坛;同时,全年举办N场各具特色的产业周系列主题活动。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8.94%
五年来,产业周持续搭建国际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集聚创新策源、产业发展、国际合作、金融支撑、监管赋能各板块代表共商共促,助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成为全景展现上海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闪亮名片和链动全球创新和产业协作交流的战略平台。
市科委生药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曹宏明介绍,“十四五”期间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21年7617.14亿元增至2024年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2025年上半年规模已达5005.66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万亿元。制造业产值同步稳健提升,从2021年1712亿元增至2024年2011.67亿元,年复合增长6.9%,产业根基持续筑牢。
创新成果方面,上海持续领跑全国。“十四五”以来,在Cell、Nature、Science等顶刊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发文量,与四大顶级医学期刊发文量逐年增长,2024年分别达93篇和52篇;2021至2023年PCT专利申请量从1176件增至1457件。成果转化效率突出,2021年至2025年8月,上海获批国产1类创新药30个(占全国17%),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4款产品上市(占全国57%),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45个(占全国20%)、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8个。
产业国际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上海生物医药企业License out交易达38起、金额307亿美元,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嘉和生物、艾力斯、迈威生物等企业率先以NewCo模式出海。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33家外资企业参与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试点,30家外资医疗机构在沪运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活跃,2021至2024年上海医院牵头或参与项目1486项,2025年1-8月新增202项;2021年以来,已有9款药品在美国、日本、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器械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覆盖制造、服务、批发全产业链,联影医疗、复宏汉霖、艾力斯等头部企业产值稳居行业前列。同时打造浦东、闵行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及浦东、闵行、嘉定三大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加速创新资源集聚。
展望“十五五”,上海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深化制度创新、加大政策供给,优化国际一流创新与产业生态,链聚全球力量推动“基础研究、孵化转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落地生产、推广应用”全链条加速,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策源与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
全球嘉宾云集,全景成果呈现,全链要素聚焦
据悉,本届产业周汇聚了顶奖得主、国内外院士、数百位学术界、临床医疗专家,以及千余位知名药企、投资机构、生态服务伙伴代表。
产业周自2021年起开始举办,作为全链条要素集聚的“一站式”交流合作平台,向全球展示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面貌。本届产业周将举办1场成果展览,通过“五年征程—卓越答卷”“改革引领—上海样本”“创新策源—勇为尖兵”“高地布局—聚势突破”“创新成果—链动未来”等五个部分,系统呈现上海“十四五”期间,服务国家战略,构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相关举措和阶段成绩,全景勾勒上海从创新策源、临床转化、金融赋能到成果落地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据介绍,为更加全面地展现上海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的蓬勃活力和澎湃动能,将举办15场系列专题论坛,同时,本届产业周延续既往模式,市科委将协调重点区、知名企业、行业组织,举办N场产业周系列主题活动。
本届产业周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办,上海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一财万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