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更新的未来,大阪世博会主题周活动举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世博会与城市的关系密不可分,世博会的举办常常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上海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说。近日,由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更智慧,更艺术,更关怀:城市更新的未来”大阪世博会主题周活动在世博园举办。
活动现场,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表示,大阪世博会以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使命,是开展相关对话交流的绝佳平台,通过形式多样、充满人文关怀、含有高科技手段的城市更新,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前常务副校长伍江以“上海‘一江一河’工程: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为题,分享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如何将“工业锈带”转化为“生活秀带”的实践路径。他说,上海拥有黄浦江与苏州河两条“母亲河”,过去数十年间,通过外滩交通地下化改造、2010年世博会场地转型、徐汇滨江活化等项目,实现了从“经济优先”到“公共空间优先”的理念转变。他还回顾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十年发展对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建筑设计总部国际设计部设计总监砂田哲正从跨国协作视角,分享了日建设计参与上海西岸传媒港项目的经验。该项目位于黄浦江畔,曾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如今通过“三轴三带”空间布局与“微笑曲线”天际线设计,整合了19万平方米地上空间与5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实现了从物流中心到亚洲最大传媒产业hub的转型。砂田哲正说,这种“无围墙城市”理念,既保留了上海的产业基因,又注入了开放共享的现代城市精神,目前东京造船厂更新项目已借鉴该模式。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人、2023年执行策展人高长军,则从“事件驱动更新”的角度,探讨了中日城市更新的差异与共性。他认为,上海的更新注重“政策引导+市场协同”,比如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复兴岛项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杨浦区政府等多部门联动,期间还将举办音乐节、市集等活动,希望通过“临时活动”激活“永久空间”,让城市更新不止于物理改造,更成为生活方式的革新。
据悉,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继承发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自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十年来始终以空间营造、艺术植入、大型文化活动激活存量空间,生动呈现上海在城市转型与品质提升中的积极探索,为“人民城市”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活注脚。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落地黄浦江唯一内陆岛——复兴岛,以“量子城市 复兴未来”为主题,在9天内吸引超8万名访客。
此次活动邀请中日知名规划、建筑、艺术、策展领域专家相聚大阪世博会,共同探讨城市更新、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通过交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注入新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