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珍贵照片,彰显永恒的少先队情怀
2025-10-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收到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曾经担任该校大队辅导员的沈功玲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照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学校方面了解到,这批照片不仅是少先队事业的宝贵史料,更是该校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与沈功玲的家属一起,精心整理这批照片,让它们成为展现沈功玲对少先队事业卓越贡献的生动见证。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创办于1920年,于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1963年,从上海市第一师范毕业的沈功玲,进入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担任大队辅导员,将满腔热情投入到了少先队事业中。此后的几十年中,沈功玲把毕生心血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党的少年儿童事业。首创少先队“自动化”,推广红领巾理事会、雏鹰争章活动……这些在少先队事业中颇具分量的品牌工作都与沈功玲有关。2024年2月27日,沈功玲因病在上海逝世。

“沈功玲老师去世后,家属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大批她珍藏的照片,其中不少都是蛮有历史价值的,于是经过沟通后,捐赠给了我们学校。”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赵天山介绍说,这些照片正好是在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捐赠的,学校也特地从中选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照片对学生进行了展示。

“我们学校少先队的特色就是‘四自’,即‘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少先队‘自动化’也是沈功玲老师在我们三中心小学时提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展示,让同学们加深印象。”赵天山表示,捐赠仪式上,学校还聘请沈功玲的家属代表、海派著名画家汪家芳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今后在艺术方面为学生做一些指导。

建校至今,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始终站在教改前沿:沈功玲老师的少先队“主体化”改革开全国先河,毛蓓蕾老师的“心育”实践温暖无数心灵,一代代教育者用行动诠释着“敬业爱生”的底色。如今,少先队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三大特色之一。

此次捐赠的照片中,不乏珍贵的史料。有沈功玲参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全国少代会等会议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珍贵长卷照片;还有她参加全国各种会议时,与参会嘉宾的合影。这些珍贵照片,记录了沈功玲为一代代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奋斗的一个个瞬间,也彰显了她对少先队事业的热爱。虽然她已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少先队工作者和孩子们,为少先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