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岗位”也“引航向”,上海共青团“千校万岗”2026届毕业生招聘会成功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林千惠
10月14日下午,上海共青团“千校万岗”2026届毕业生招聘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体育馆顺利举行。本次招聘会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东华大学承办。本次活动聚焦2026届应届毕业生求职需求,广泛动员近300家优质用人单位,释放涵盖央国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类型的就业岗位近9000个,吸引了全市高校数千名学子踊跃参与。
多方协同,构建就业服务新体系
在现场,“就业引航”省级示范宣讲活动开展。活动邀请了3位青年就业典型分享职业成长故事。有扎根基层一线的奉献者,有深耕轨道交通领域、投身创新创业的企业创始人,也有主动加入“西部计划”、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奉献青春的志愿者。
“经过我们的努力,老人难题得以解决,外卖快递小哥得到休息,我的青春也在浓浓的烟火气中找到了最坚实的土壤。”来自东华大学的杨雨箫在基层服务,真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悟。而青年创业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张国富,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从大学生到成立科技公司,之后其公司成为临港松江科技城G60工业互联网专业孵化器的在孵企业,他以“奋斗”来鼓舞同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袁巾惠则回顾自己在新疆做志愿服务的三年,让脚步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现青年的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通过这些真实案例与切身经历,活动引领大学生树立“职业无高低、奋斗有价值”的正确就业观,激发主动融入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就业热情。此外,在活动现场,上海大学生实习实践线上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实习岗位信息、实践指导资源、就业政策解读等多元功能,为学生打造“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链条,助力提前积累职场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精准对接,打造岗位供给新矩阵
本次招聘会紧扣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市场用人导向,着力构建多元化岗位供给体系。活动邀请约近300家用人单位参会,涵盖央国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科技类协会等不同类型主体,计划提供8700多个就业岗位,覆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既能满足毕业生对稳定岗位的需求,也为追求创新发展的学子提供创业型、成长型岗位选择。
“招聘会规模非常大,我自己是倾向于先导体相关的工作,目前已经投了两份简历。”来自应用物理专业的冯唯罡同学笑言。此前,他已参加过几次招聘会,但今天在现场的感受,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让他印象格外深刻。同样在人群中穿梭的研究生薛同学也在积极寻找机会。她说:“今天来的企业类型特别多,能选择的方向也更广了,希望能在这里找到理想的岗位。”
多维保障,织密就业服务新网络
为切实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本次招聘会同步设置多个服务区域,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模拟面试实战区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板块”:现场设置独立隔间,邀请企业HR中高管担任模拟面试官,为学生提供沉浸式面试体验。
针对毕业生“安居”、与“权益保障”需求,活动特别设置青春安居服务区。青春安居服务区在市建交团工委、市房管局团委、建信住房等单位支持下,设置专属摊位,为学生解答住房租赁、公积金缴存使用等问题。
本次“千校万岗”招聘会是上海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的重要举措。未来,上海共青团将立足“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核心职能,深化“千校万岗”就业服务品牌建设。依托市青联、市学联联动多方资源,优化岗位匹配;创新“就业引航”宣讲,融入就业案例强化思想引领;还整合职业指导、心理服务等资源,推动线上线下招聘会融合,构建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实效,助力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人生价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林千惠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