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发布“上海倡议”,关注青年成长,鼓励学术创新
2025-10-15 上海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受访者供图

昨天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行开幕式。本届大会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名专家学者、各界嘉宾齐聚黄浦江畔,围绕大会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会上发布了《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为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繁荣发展凝聚了全球共识。

青年报见习记者 王馨怡

拓展中国学研究

在于立足中国大地、深入中国场景

中外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2023年11月专门向首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强调“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文明对话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提出了深化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研究的三点看法:第一,中国学是历史与当代贯通之学。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必须秉持大历史观,完整地而不是局部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深入地而不是表面地考察中华民族的历史。第二,中国学是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五千多年生生不息、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独具特色、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第三,中国学是中国与世界互鉴之学。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世界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画卷。

“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成立两年来,已发展为会员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术性组织。”高翔说,“我们欢迎更多专家学者加入这个世界中国学研究者的共同家园,共同深入研究历史中国、当代中国与未来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发言中表示,拓展中国学研究,治学之道在于立足中国大地、深入中国场景。“离开中国场景,任何关于中国的叙事都有可能变成隔岸观景。”他提出要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把握时间场景,从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与繁荣把握空间场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生态场景。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向世界讲清楚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会上发布了《文明互鉴与世界中国学繁荣发展:上海倡议》,并提出四点主张:

倡议指出,坚持世界视野,回应共同关切。世界中国学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广阔图景中加以研究,总结经验、分享智慧,为各国应对共同挑战、创造更好未来贡献思想力量。

倡议指出,弘扬开放精神,深化交流合作。世界中国学不仅是研究中国的重要园地,也是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我们欢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携手合作,在互学互鉴中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倡议指出,汲取传统智慧,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中国学要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思想与价值,结合中国当代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更好回应国际社会的中国之问。

倡议指出,关注青年成长,鼓励学术创新。世界中国学要建设联系紧密、平等对话的学术共同体,支持青年学者成长,推动资源共享,拓展研究新空间,积极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提升学术成果。

倡议表示,世界中国学是一项全球性的学术共业,前景广阔,意义深远。世界中国学大会已经成为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国际学术平台。愿与海内外朋友一道,携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外嘉宾表示,中国学研究要将中华文明作为有机统一的生命体进行理解,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空间把握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全貌;要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讲清楚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做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发挥更大作用。

青年报见习记者 王馨怡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