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高校学子展服务风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 吴恺/图
为进一步推动学联学生会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同学成长发展,10月19日,2025年上海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活动由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共青团上海理工大学委员会、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会、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来自全市70所高校的近200名师生参加活动。
◇ 集中展示、同台打擂,展现服务同学好做法 ◇
从中医问诊到学术讲座,从理论帮学到体教融合……各高校学生会组织通过项目展示,呈现了一场服务同学、凝聚青年的创新实践汇。
复旦大学学生会精心打造“星空讲坛”品牌项目,搭建起集共进、共享、共勉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助力营造浓厚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生会聚焦校园与社区双场景法律援助,积极发挥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双重功能。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会连续多年开展“义诊守‘沪’健康,青春‘医’路同行”项目,以常态化义诊筑牢校园健康防线。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生会推出“体教融合·四维赋能——高职青年‘健康+’成长计划”,着力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
“2001年以来,‘星空讲坛’邀请顶尖学者、行业大咖开展讲座,已成功举办679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3级本科生、校学生会项目负责人马铭君介绍道,“通过这次交流展示活动,我有机会系统梳理了不同年代选题的侧重点,整个过程让我受益良多。”
“我们集结了校内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同学,开展跨校联动的义诊服务,通过推拿、问诊、香囊制作等形式,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张友维分享道。在他看来,开展实事项目对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医德医风都很有帮助。
◇ 互学互鉴、共研共进,形成服务同学好经验 ◇
据悉,此次交流展示活动含思想引领类、学业促进类、就业创业类、社会实践类、心理健康类、助困帮扶类、校园治理类、文化体育类、社会交往类、胜任能力类等10个大类。经过校级推荐和市级初评,遴选产生了普通高校研究生会组、本科院校学生会组、职业院校学生会组三个组别共24个优秀项目进行现场路演。
据悉,评审团由上海市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委员会单位秘书长和各高校学生代表等组成。评审重点聚焦项目引领性、针对性、专业性、规范性、品牌性、创新性等多个维度,产生了12个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我为同学做实事”精品项目和12个最佳风采展示项目。
为深化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推动学生会组织回归服务同学宗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深入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作为服务同学的牵引性品牌,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广泛动员全市各高校学生会组织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实践活动,通过为上海高校学生会组织搭建互学互鉴互促平台,力争培育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真正为同学们所需要的实事项目,进一步提升上海高校学生会组织服务同学的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