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在莫言之邀里,接住历史的涟漪
2025-10-22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莫言先生数月前在广东惠州,以一句兴之所至的上联,发出“英雄帖”,“悬赏”人民币一等奖10万元,邀请大家来对下联。近日,一位名叫宋珂嘉的21岁年轻人胜出,引发热议。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关注?除了莫言先生的名望,还因为传统文化的趣味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泛起的涟漪。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游戏。天对地,山对水,白云对黑土。他们以诗词为基础,通过平仄对仗,来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能和自己完成智慧交流的知音。

这次莫言参观了广东惠州的百年客家围屋碧滟楼后,有感而发,出了“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十字上联,并“向天下文友敬求下联”。他的上联粗看并不高深,但细品却是气势恢宏,既有文字设计又有历史底蕴,比如“南阳”和“南洋”,是谐音,也是指客家先民叶氏从河南南阳经惠州到东南亚的迁徙奋斗轨迹,而“根深叶茂”在赞叹客家人遍布天下的同时,又巧妙藏了“叶”这一姓氏。

宋珂嘉对的“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被莫言领衔的评委团定为魁首,诗人欧阳江河盛赞其为“多年难遇的绝对”。但有一说一,相较于莫言上联的易懂,这个下联大部分人看完是愣住的。

看不懂,却又被大师们评为第一,它到底好在哪里?全民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大家翻字典查资料听解读,终于明白小伙子是通过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二十八星宿概念,来阐述客家人的发展历史,也用星空和大地的对应,在技巧、意境、气势上完成了和莫言先生的唱和。弄明白了星宿理念再看这下联,确实能让人激动,也引发不少网友也开动脑筋给出自己的下联,有一些还确实不错。

这个时代,我们当然可以有“六六六”“尊嘟假嘟”,但我们不能只用这些“六六六”走天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习的快乐,掌握知识的快乐,它的质量和持久性,都远非那些瞬时直给型快乐可比。

此前,年轻人中曾经流行过一句“怀民亦未寝”,出自苏轼名篇《记承天寺夜游》,被网友用来表达友情或调侃晚上被朋友叫起床的经历。千年前苏轼的快乐,就这样生动活泼地和千年后的年轻人,完成了共享。

小小一副对联,常常因为其中的巧妙设计,让人拍案叫绝。发展到后来,对联就成了雅俗共赏、市井流行的文化活动。无论是这一次“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的雅士余韵,还是类似“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样被大家耳熟能详的鲜活对子,都是这种文化趣味流行的典型案例。

这种传统文化的趣味,也给各地文旅部门提了个醒:当地人文风土的推广不是只有博眼球一条路,我们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取之不竭的宝藏。

莫言出上联,被惠州文旅包装成了“莫言游惠州喊你对下联”活动,既不落俗套,又很好地用短短两句话概括了惠州客家文化特色。可见文化牌打好了,同样可以打动年轻人的心,带来话题度、大流量以及更关键的美誉度和转化率。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