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土耳其的交大“小叶子”山恒夫:成为文化的桥,赴进博会之约
2025-10-2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韩红蕊 周奚焱

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益临近,上海交通大学的进博会志愿者已全力投入岗前培训。在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中,来自土耳其的人文学院2024级研究生山恒夫,正专注而认真地做着准备。从暑假里的义乌实践团团长到进博会志愿者,对他而言,这是一次跨文化体验的深化,也是对交大青年“架桥中外”志愿精神的生动践行。

从义乌实践团团长,到进博会志愿者

在山恒夫看来,进博会远不仅是一个展会,它是中国主动拥抱世界的象征,是了解中国科技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最前沿课堂,同时也是利用自己的多语言能力服务各国企业的国际化平台。当被问及为何选择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进博会时,山恒夫表示,他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语言能力为砖石,为跨文化理解贡献力量。“我想帮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彼此听懂对方”,他说。

服务国际交流的初心,早在今年夏天的社会实践中就已生根发芽。作为“丝路传文·融汇义乌”项目的留学生团长,山恒夫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这座“世界超市”里,亲身体验了国际贸易的活力。他流利地运用中英双语,帮助外国客商与本地商户沟通,促成了首笔跨境采购订单。在孔子课堂上,他为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商贸人士教授实用汉语,从“价格谈判”到“合作交流”,从“语言礼貌”到“文化差异”,他让学员们在语言学习中理解中国文化。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见证跨文化沟通如何促成实实在在的合作,”山恒夫回忆着说,这让他更加确信,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义乌的经历,也让他对即将到来的进博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期待。他说,“这里有更广阔的舞台,更多元的参与者。在义乌积累的跨文化沟通经验,让我有信心在进博会上更好地服务各国展商和观众。”

从丝路驿站,到中华情怀

山恒夫与中国的缘分,早在土耳其就已开始。本科期间,他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在全球舞台上不断增加的影响力,“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学习中文,无疑是打开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带着这份向往,他选择了中文作为第二外语。随着学习的深入,山恒夫不仅被汉字的形意之美所吸引,更被其中蕴含的思想与文化打动。汉字背后的温度,让他萌生了亲自走进中国、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愿望。本科毕业后,他踏上了赴华求学的旅程,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攻读“现代中国研究”专业。

在上海的求学时光里,山恒夫不断寻找着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方式。校园是他跨文化探索的起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团体表演中,他第一次接触并敲响了中国鼓,感受中国文化内敛而强大的力量;在交大举办的“国际传播达人”演讲比赛中,他别出心裁地比较中土成语,介绍着两种文化的和而不同:“语言虽不同,智慧却相通,这让我看到了文化共通与理解的无限可能。”走出校园,他用脚步丈量中国的辽阔。在北京,他登上长城,理解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在辽宁乡村,他作为支教老师,精心设计课程,用轻松的方式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在新疆,他参加“邂逅上合·大美新疆”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携手同行,共同高唱《我们的大中国》。“天山的雪、草原的风,每一样都让人心动,”他动情地说,“但更珍贵的是,我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和而不同’,切身体会到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让山恒夫对中国形成了立体而深刻的认识。从校园到山河,从城市到乡村,每一次参与都在加深着他与这片土地的情感连接,也让他更加理解“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进博会开幕在即,山恒夫对即将到来的志愿服务充满期待。“我知道有土耳其企业参展,这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我希望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进博,也能让更多国际友人通过这个窗口,看见一个开放、包容、现代化的中国。”他正在积极准备,熟悉展区布局、精进语言表达、了解各国文化习俗,每一次咨询的解答、每一个指引的手势,都是在搭建一座小小的理解之桥。

从课堂学习到进博服务,从文化体验到主动传播,这位土耳其青年正以坚实的步伐,走出一条独特的跨文化之路。“语言有边界,但理解无国界,”他微笑着说,“愿我们都能成为文化的桥,让世界在交流中相遇,在共鸣中共生。”

据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介绍,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筹备工作自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后在同学们当中反响热烈,共收到397份志愿者申请表,经过面试遴选,最终确定会期服务岗志愿者70人,辅助管理岗志愿者2人,储备志愿者5人。入选的志愿者同学来自24个院系,其中还有12名往届志愿者将再次投身“小叶子”团队。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共同参与,不仅能更好为这场国际贸易交流的盛会助力添彩,也收获互相交流互鉴、一起锻炼成长的宝贵机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韩红蕊 周奚焱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