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准备好了!第八届进博会3865名“小叶子”宣誓上岗
2025-10-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施培琦/图 吴恺/视频

10月2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暨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成立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3865名进博“小叶子”在嘹亮的青春誓言中宣誓上岗。活动现场,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为进博会志愿者总队授旗,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赵博、团市委书记上官剑为第八届进博会党、团员先锋岗志愿者代表颁发先锋岗旗帜。

提升服务能级

首设小语种志愿者联盟

过去7年,3.4万余名“小叶子”在进博大舞台以最美笑容、最佳服务,接续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赢得国内外来宾广泛赞誉。

活动现场,团市委挂职副书记唐志宇介绍了第八届进博会志愿者工作筹备情况。今年,3865名“小叶子”将服务于现场引导咨询、展会注册管理、嘉宾联络接待、新闻宣传辅助、交易数据统计、信息化辅助、迎送辅助保障、行政辅助保障、医疗卫生辅助等多个岗位。其中,长期管理岗志愿者114人,会期志愿者3668人(含外籍留学生30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804人,共青团员2399人,往届志愿者548人。此外,专项招募港澳台志愿者71人。

为更好地向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多语种服务,今年,志愿者服务保障组首次联合复旦、同济、华师大、上外等全市9所高校共同组建小语种志愿人才库,并成立进博会小语种志愿者联盟。据悉,本次进博会招募小语种志愿者129人,涉及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12个语种。

近期,志愿者服务保障组已开展岗前培训、实景演练和岗位带教,通过要素、流程的场景化模拟,帮助志愿者全方位熟悉场馆总体布局、服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与此同时,团市委积极推动全市各级团组织组建“青春进博”专项青年突击队,服务于志愿服务、工程建设、会务保障等各行业各领域。

与进博共成长

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进博会志愿服务是展示青年风采的大舞台,也是生动鲜活的大课堂。活动现场,“小叶子”代表通过《我和我的进博》情景讲演,分享他们与进博之间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的故事。

今年,第六届进博会“小叶子”骆晓娟凭借“英语科技翻译系+进博会志愿服务”的复合优势,如愿收到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录用通知。在即将到来的第八届进博会,她将作为运营中心展务组的一员,深度参与展会筹备与现场保障工作。

上海师范大学杜俊杰和父亲杜培明是上阵进博会的“一对父子兵”。作为云南驻沪办工作人员,父亲杜培明从首届进博会开始,就服务于交易团保障工作。当时,杜俊杰还是一名初中生,他在爸爸的手机里看到了会飞的汽车、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来自各国的美食好物,也对进博会有了具象化了解。去年,杜俊杰报名成为“小叶子”,在场馆里“偶遇”了父亲。“只有亲身参与过进博会,才懂它的精彩从来不止于展台上的光鲜。”杜俊杰说,进博会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开放,也让年轻人在丈量世界的过程中,感受到平凡个体也能闪光。

同济大学研一新生汪怡,是今年“九三阅兵”民兵方队中的一员。活动现场,她分享了自己备战阅兵的经历。作为方阵中间位置的队员,向右对齐的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内,否则整支队伍都会走偏。训练过程中,不少战友放弃休息陪她加练,并向她分享诀窍。当正式考核中这项拿到满分时,汪怡真切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能跨越一切障碍。展会期间,她将带着军旅的纪律作风、阅兵的荣耀经历,以真诚的微笑、专业的引导、耐心的解答,展现中国青年形象、传递友好声音。

过去七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陈贝妮老师累计带领超900名“小叶子”走进国家会展中心。在她眼中,进博会不仅是展现青春风采的舞台、拓宽眼界的窗口,更是一堂鲜活、深刻、磅礴的“沉浸式”思政大课,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锤炼奉献精神不可多得的育人沃土。“这七年,我不仅是组织者、管理者,更是陪伴者、育人者,能够参与到这么多孩子的成长实践中,我自己也获得了成长。”

活动现场,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宣读了《关于成立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的通知》。下一步,团市委将充分发挥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作用和“小叶子之家”阵地作用,进一步聚焦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沪港澳志愿者代表面对面等活动。

齐声宣誓上岗

用专业与热情展现青年风采

现场,五名“小叶子”代表作为领誓人带领全场齐声喊出铮铮誓言。

上岗仪式执旗手顾奕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名三年级“小叶子”,“能代表全体‘小叶子’展现上海青年的风貌,我很荣幸。”顾奕秋表示,作为一名“三年级生”,自己在过去两届志愿服务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会不遗余力地将这些经验分享给更多“小叶子”。

“进博会是在上海举行的国家级盛会,作为上海大学生,参与到进博会是一件很有荣誉感的事。”上海政法学院俄语专业大三学生吴思雨去年是演练志愿者,今年,将作为小语种志愿者,全程参与到进博会中。为更好服务外宾,吴思雨对常用交流用语、相关国家礼仪,以及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都进行了认真学习和了解。

上海海洋大学的柬埔寨留学生钱力(HUOT CHHENGLY)今年读大四,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第一次参与进博会,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欣喜与好奇,“做志愿者不仅能学到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在接下来的进博会中,他将热忱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施培琦/图 吴恺/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