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场外一样地热忱,上政“小叶子”共赴这场青春与世界的对话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进博时刻,如期而至。上政“小叶子”,准备出发!天马讲堂内青春洋溢、誓言铮铮,上海政法学院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暨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成立仪式温暖启幕。97名会期志愿者将分赴八大组别,共赴这场青春与世界的对话。
留学生志愿者将在新闻中心上岗
本届进博会,276名上政志愿者整装待发。他们中,有2名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已率先在国家会展中心投入新闻中心权限录入、证件管理及各高校志愿者对接等工作;97名会期志愿者将分赴会议活动保障、展区协助、数字平台支持、新闻媒体服务、接待引导、证件制配等八大组别;153名青浦城市文明志愿者来自警务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等,将在城市服务一线展现风采;另有24名志愿者随时待命,共筑进博服务坚实后盾。
这支志愿者队伍如此“多元”——既有带着国际视野远道而来的留学生,有从福建警察学院奔赴而来的交流生,也有身姿挺拔、纪律严明的退伍大学生。
阮明玄是一名来自越南的留学生,一直对中国的开放与发展充满兴趣。“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全球瞩目的盛会,汇聚了世界各国的产品、文化与理念,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希望通过亲身参与,近距离感受中国开放包容的氛围,了解各国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将自己在中国的所学所感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越南文化,增进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这份初心,让阮明玄对即将在进博会新闻中心运营服务岗的服务充满期待。
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阮明玄已认真参加岗前培训,向身边师生请教。她希望,在服务过程中展现出留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收获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我相信,这段进博会志愿经历不仅能让我收获成长与友谊,更能让我感受到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的力量。未来,我愿继续做中越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友谊与合作在青年一代中延续与传承。”她期许道。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洛心也将在进博会新闻中心参与志愿服务。她希望以热情、细致、高效的方式开展每一项任务,并积极帮助记者和工作人员确保信息的顺利传递,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文化,互相学习,拓宽国际视野,感受中国和世界携手共进的力量。
交换生幸运赶上进博盛会
“我和进博有个约定……”往届志愿者代表走上台前,讲述他们与进博的独家记忆。那些涉外沟通的现场、专业服务的瞬间,都是上政学子将学识写进实践的生动注脚。当《直击进博》的连线画面映入眼帘,新一届“小叶子”的眼神也更加明亮——那是期待,是共鸣,是一颗颗跃跃欲试的志愿心。
来自福建警察学院的交换生章明权直叹自己的幸运。此次,他通过选拔将担任展览部新品发布岗志愿者。“作为跨校交换生,我始终相信实践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而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经贸盛会,正是这样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章明权说,期待在实践中践行警务专业所强调的责任与服务精神,更希望借助这个国际化舞台,拓宽视野,学习不同地区的服务理念与沟通技巧,展现跨校交换生的活力与担当。
在岗前培训中,已让他收获颇丰。通过认真研读岗位手册,反复记忆新品发布的流程、展商引导的礼仪规范以及应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知识储备正在快速积累。针对不同国家展商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沟通习惯,章明权还提前查阅了相关资料,确保引导过程高效且贴心。他主动与其他岗位的志愿者交流,模拟展商上下台的引导场景,在互动中查漏补缺,让自己的准备更充分。
吴灏易同为本学期从福建警察学院来到上海政法学院进行交流学习的交换生,亦有幸成为进博会“小叶子”,他将在创新孵化专区参与服务。目前,在岗前培训中,他深刻理解了进博会“小叶子”的责任与担当。“紧张与期待交杂,但在一遍遍的呼吸调节下,一切正在渐入佳境。我希望,真正展现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他说。
以守“国之门”的认真服务进博
来自警务学院的谈天尧是一名退伍大学生士兵,作为青浦城市文明志愿者,他将在会场外围服务。
“我总忍不住想起曾贴在边防哨所岗亭里‘为人民服务’的标语,那抹难忘的鲜红与现在的志愿者马甲颜色重叠时,我知道自己只是换了一个‘哨位’,继续践行当年在军旗下的承诺。”
报名成为引导岗志愿者组长,谈天尧感到,这从来不是一时兴起的选择。进博会是家门口的“大窗口”,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往来的参展商,他们需要清晰的指引、及时的帮助,就像当年边防线上的群众需要我们一样。因此,对他而言,穿上志愿者服装不是“退伍后的新体验”,而是把边防线上“群众有呼、我必有应”的习惯,平移过来,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找到那一份踏实。
想到盛会将至,他的心里没有忐忑,只有“站好每一班岗”的笃定。谈天尧说,他知道引导岗的工作很基础,就像当年在界碑旁的巡逻路,走的都是“重复的路”,但每一次指引、每一次应答,都是在给进博会的“温暖”加分。作为退伍士兵,他想把边防军人的“靠谱”刻在服务里——只要站在岗位上,就不让一个人在我的岗位上迷路,不让一次求助在我这里落空,用当年守好“国之门”的认真,守好进博会的“服务之门”。
从边防哨所到为进博服务,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谈天尧将带着迷彩服里的那股拼劲,把每一次引导都当成一次“执勤”,把每一位服务对象都当成需要守护的“家人”——这既是对当年军旅生涯的回望,更是对“志愿者”这个身份最踏实真挚的承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