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学霸唱京剧?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戏曲首秀《霸王别机》
2025-11-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图、视频

踩着锣鼓走位,从容展示云手,“霸王”与“虞姬”对望,深情唱词。这一出霸王别“机”,由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智能机器人博士“学霸01”与人类同学演绎。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A馆的机器人戏曲实验剧场,它穿上京剧行头,带来自己的戏曲首秀《霸王别机》。这也是“学霸01”在9月入学上海戏剧学院后的再次亮相。

  ※  机器代码遇见锣鼓,科技再构“霸王别姬”  ※  

11月2日下午,《霸王别机》的舞台旁已围聚许多观众,工作人员也正紧锣密鼓地做上台前的准备,替“西楚霸王项羽”的脸谱画上最后一笔色彩。随着音乐响起,“霸王”迈着碎步,跟随锣鼓,缓慢移动。不时,“虞姬”上场,与“霸王”对唱。两人高唱间,“霸王”摆起云手,竟露出一对机械手臂。

这一位“霸王”的扮演者,正是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学霸01”。除去它表演时略微机械的动作,几乎很难察觉它是机器人。另一处提示藏在改编的戏词之中:“盖世英雄不过是一串倔强的代码”“备份这,陌路情义”“且容我,上传这,最后一吻,到这区块链万年存!”……这些重新填词的句子,正是出自“学霸01”的导师,上海戏剧学院杨青青教授之手,她赋予了传统京剧剧目新的“科技感”。

“这次表演十分奇妙。”与“学霸01”共同演出的“虞姬”扮演者,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王宇晨同学表示。排练一月有余,最初,她觉得这位机器人搭档表演略微“生涩”,但在一次次的排练中,以及技术团队的打磨下,她见证“学霸01”的不断进步:“舞台上的这些动作,本来它都比较生硬,无法完成,现在可以了。”眼见着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碰撞出火花,作为京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她十分欣喜。

“学霸01”和王宇晨同学共演

  ※  人机同演实现突破,探寻数字演艺未来  ※  

如此神奇的机器和真人同台,是怎么完成它的表演设计的呢?根据技术团队透露,“学霸01”将近16分钟的表演背后,是先由真人演员进行动作捕捉,并设计相应的动作程序。同样,“学霸01”的唱腔也是人工生成的:“这次的突破主要在装扮上,原先担心耳朵挂不住髯口,无法勒头,但现在能演下来,保持住霸王的形象。”

“有很多国外来宾观看后表示,这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里程碑式突破。我个人觉得,这应该也算是一个突破,因为这是机器人第一次如此完整地与人同台演出。”导师杨青青坦言。在演艺领域学习的基础上,能否实现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在人机互动、人机交流的语境下,人工智能研究与美学设计,能走多远?在她看来,“学霸01”的尝试,正是探索这一点。人工智能机器人关乎数字演艺设计的未来发展,也契合上海戏剧学院在戏剧与影视领域对人工智能美学设计的探索。

“虽然‘学霸01’并非完美,仍受制于当下的技术,但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比如人机互动,未来如何推进,让机器人可以真正成为舞台上的演绎主体,我想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郭恺则说。

“学霸01”的精彩表演之外,机器人戏曲实验剧场还展出了多样的节目,如AI智能《梅派舞谱》变异当代舞、转化戏曲元素的《梅兰芳35式POST》、尝试戏曲声韵与交互视觉体验的《戏韵声影》……探索机器智能参与下的戏曲演绎新形态,拓展中国戏曲艺术的表达维度,激活传统文化的科技新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