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开幕日最早上岗的“小叶子”,尽己所能展现风采,感受温暖与开放春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对于华东师范大学的赵子丞、范君逸等开幕式及虹桥论坛会务组的“小叶子”来说,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天,凌晨4点,这批开幕首日最早上岗的“小叶子”就从学校集结发车。站在“四叶草”的舞台,同学们触摸到了“责任”的重量,每一个站姿、每一次微笑、每一次精准的指引,都是中国青年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这种“被需要”和“代表者”的角色,让这群00后深刻理解了何谓“国之大者”,也让他们第一次如此切身地将个人行为与国家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叶子”赵子丞:
“徽章社交”拉近距离,每片“小叶子”都是温暖名片

这一天,初次上岗的“小叶子”怀揣着无比的热情和激动。尽管几乎兴奋了一宿,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生赵子丞依然精神满满、活力四射。大巴车上,他还反复温习着进博会的主题、相关知识、常用英语,为即将到来的服务做好万全准备。“小叶子”之间还相互帮忙整理仪容。赵子丞说,他还少见地往脸上抹了“大宝”,希望有更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抵达场馆时,天色还没亮透,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保障岗位,工作人员已经开工了。他们仔细摆放指引牌,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一切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早上 8 点,进博会的入口逐渐迎来了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赵子丞站在国家会展中心金厅的北厅入口处,有幸成为了来宾进入进博会场地时看到的第一位志愿者。他作为开幕式引导员,举起“开幕式”三个字指引牌的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涌上心头。他意识到,自己虽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学本科生,也成为了这场宏大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岗位上,他感受到“开放”的温度,“责任”的重量。这个“第一视角”,让他目睹了诸多平日里只能在新闻或电视中见到的部长、政要等重要来宾的到来。在引导过程中,赵子丞和其他志愿者发现,许多国家领导人以及跨国企业集团代表胸前佩戴着象征中国与各国建交关系的徽章,这些徽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成为了进博会上一个更有意义的符号。虽然外部风雨交加,但中国从未动摇自己的坚持。在进博会这个开放的平台,各国都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相聚在此,共同交流、合作。这个舞台,让赵子丞感受到,中国向世界展示开放合作的诚意,国家之间友好交流的温暖与力量。
除了来宾们所戴徽章带来的震撼,“小叶子”自身佩戴的徽章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赵子丞在证件缎带上挂了一串造型别致的徽章,虽然嘉宾步入会场时步履匆匆,但都会带着友善的微笑甚至惊叹,徽章成为吸睛的重点,还有外籍嘉宾大喊“that's so cool!”
“一位稍早抵达的嘉宾还和我攀谈了几句,询问了这些徽章得来的渠道;还有好多外籍嘉宾对徽章的设计赞不绝口。这些进博会徽章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也拉近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距离,也让志愿者深刻认识到,一个小小的徽章,承载着的是一种跨越国界、连接心灵的意义。”赵子丞说。
各国参会人员相聚于此,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在这一刻被具象为人与人之间真诚、平等的互动,氛围融洽而友好。赵子丞和同学们在内心深处为能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他们用热情和微笑为这场盛会增添了一份温暖。
上午的工作持续到将嘉宾送出会议厅。下午,他又参与了论坛的指引工作。虽然都很细微,但忙碌的、充实的,意义非凡的志愿经历,让他收获成长与感悟。“自己的工作虽微小,但无数个这样的微小环节汇聚在一起,才成就进博会的成功、出彩。每一片‘小叶子’,都可以是一张温暖的名片。”赵子丞说。
“小叶子”范君逸
《进博会故事》的受欢迎是对开放中国的更大期待

范君逸,同为华东师范大学的进博会开幕式及虹桥论坛会务岗位“小叶子”。她来自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开幕首日上午在南厅咨询处服务。
“南厅咨询台处,几乎是离会场门最近的一个服务岗。我主要给有需要问询的嘉宾提供指引。”范君逸记得,一位嘉宾在自助摄影机没能搞定留影照片,他请她帮忙拍摄,“他给了我很多表扬,大家都很友善,也很想在这样开放的舞台上定格珍贵的时刻。”
因为座位号需要扫码确认,也有嘉宾遇到小麻烦,范君逸主动联系了负责人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还有一位嘉宾入场前就询问了之后怎么抵达5.2号馆,范君逸用英语指路,但发现嘉宾似乎还不清楚具体的路线。她急中生智,拿出了证件袋里的一张地图送给嘉宾,得到了满意的反馈……
这些事情似乎都很小,但每一次“谢谢”的背后,范君逸都感受到了志愿者的价值感。她还观察到,在入场前,许多嘉宾都对一本名为《进博会故事》的书十分感兴趣。这一幕让她特别动容,进博会的召开举世瞩目,进博会还提供了特别的机遇,是难得的窗口,而已经发生的故事正是最好的例证,这也是各界对进博会继续更主动地开放市场、对接全球、放大机遇的殷殷期待。
作为学校进博会开幕式及虹桥论坛会务岗位“小叶子”组的组长,范君逸凌晨2点半就起床了,她开始为同学们对接早餐物资的领取,需要更早地到达集合处等待同学们。“大家众志成城为进博会的举办发挥一点作用,集合起来,就足以形成中国速度和中国温度,站在‘四叶草’的现场,也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的认知。”
作为大四学生的范君逸已入选了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她看来,进博会的国际舞台与西部支教的三尺讲台,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范君逸说:“作为即将奔赴西部的支教老师,这次进博经历将让我有更多生动的故事与孩子们分享,也希望以点点滴滴的服务故事,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激励西部孩子们勇敢追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