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集中签约,东航签下首单、南航签约额创六年新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11月6日,第八届进博会迎来中央企业交易团集中签约。中国东航作为首个签约的中央企业,与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供货商集中签署19份采购协议,总金额达12.11亿美元。南航集团与来自9个国家的20家全球航空服务厂商及供应商签署23项进口采购协议,签约金额超20亿美元,创近六年新高。
本届进博会,东航聚焦航空主业高新技术产品,采购种类围绕航空领域核心需求展开,涵盖飞机发动机、APU包修、航空餐食、航材、航油、汽车底盘六大类,产品来源地涵盖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瑞典、日本、新加坡、阿联酋、中国香港等9个国家及地区。
签约现场,东航与CFM国际公司延续合作,签署6.15亿美元LEAP-1A发动机采购协议。LEAP系列发动机广泛采用3D编织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使每台发动机减重500磅,发动机风扇叶片更轻更耐用。较上一代发动机,LEAP系列发动机油耗和碳排放减少15%-20%,将为东航机队升级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硬核支撑。
“绿色大单”连同与霍尼韦尔签署的航材采购及维修协议等,东航本届进博会与参展商达成的一年期展位成交总额突破3.3亿美元,较第七届进博会的2.7亿美元实现显著增长,也创下历年新高。
近年来国际航线的织密,推动了东航在境外航空餐食市场的开拓与升级。此次进博会上,东航精准对接全球优质供应商,与来自阿联酋的德纳达(DNATA)、新加坡的新翔集团(SATS)签署航空餐食采购协议。这两家企业均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合作不仅将为东航相关国际航班引入更多融合当地特色的高品质餐食,更以此为纽带,深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联动,成为中国企业与沿线供应商携手共建、务实合作的有益探索。此次进博会,东航持续强化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供应商的深度合作,1/3的采购产品来源地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总金额达1.6亿美元。

本届进博会,南航集团聚焦提升国际供应链安全保障与协同效率,在技术装备、服务贸易、农食产品等多个关键领域达成一系列采购合作,总签约额创近六年新高。采购涉及4个大类、19类关键商品与服务。南航集团组织了包括工程技术分公司、珠海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在内的7家下属单位参与签约。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供应链布局,这些合作将进一步筑牢供应链安全防线,为航班安全运行与旅客服务品质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南航持续加大先进客舱产品研发投入,并以进博会为优质链接平台,积极整合全球先进制造与贸易资源,成功实现从“设备采购”到“技术协同、方案共创”的模式升级,构建起客舱产业整合的全新范式。
在具体合作中,南航始终将旅客体验放在核心位置,重点聚焦与之直接相关的先进设备与技术领域。一方面,结合未来新一批旗舰A350、A321机型的引进工作,进一步打通“设计-制造-适航-取证-落地”全流程环节;另一方面,与全球十多家客舱产业链上下游先进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先后完成新一代客舱设计、重点客舱设备定制、新一代机载互联等多项关键合作签约。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南航逐步形成了整合全球资源、提供定制化客舱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为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客舱奠定坚实基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