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进博机遇,上海青浦向世界发出邀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11月6日,“枢纽聚动能 同心赢未来”青浦2025年城市推介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介绍说,当前,青浦正全面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枢纽”。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区域、进博会永久举办地,当天,上海青浦区集中发布系列重磅政策、启动多元创新平台、签约重点合作项目,诚邀全球资源共建“长三角创新枢纽”,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青浦正全面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枢纽”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英指出,青浦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进博会永久举办地,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战略价值和创新活力,在全市发展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青浦区进一步找准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的功能定位和实践落位,在长三角一体化大格局下,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引领,以国家级跨省域高新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长三角创新枢纽”。相信未来青浦将跃升为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创新枢纽”,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贡献新力量。
青浦区委书记王平表示,青浦作为进博会永久举办地,不仅是“6天”精彩展会的东道主,更是“365天”永不落幕的投资促进平台、贸易便利高地、产业对接枢纽。从“展品变商品”的加速,到“展商变投资商”的深化,进博会的全球流量正高效转化为青浦区域发展的长期增量。青浦将始终秉持“最懂企业、最懂企业家”的理念,精准施策推出一批“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投资创业的沃土和舞台。
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为青浦投资环境作总体推介。他介绍说,当前,青浦正全面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枢纽”。今年1至9月,全区实现GDP增长7.7%,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市前列。青浦区将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全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科技创新高地、辐射全球的供应链管理枢纽、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节点、彰显江南气派的城乡融合典范。
青浦有着6000年的“崧泽文化”历史底蕴,被誉为“上海之源”,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绿水相融。青浦有着独特区位优势,东承大虹桥的澎湃动能,西联长三角的广阔腹地,青浦新城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五个新城之一,“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城市发展意象深入人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攀升,正在成为长三角企业入沪出海服务的“第一站”。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青浦区发挥主场优势,连续八年拿下“首单首照首证首发首秀”。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青浦区聚焦会展、出海服务、时尚消费和科创等细分赛道集中发力,集聚了美的、网易、安踏,以及中核建、波司登等总部30余家。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区坚持制度创新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携手江苏吴江、浙江嘉善,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目前青浦正在创建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已有3万余名科研人员入驻。围绕长三角创新枢纽建设,青浦区正全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农文旅商体展“六业”融合发展。复旦大学科技园、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华为长三角AI+联合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载体相继落地,凝聚起青浦“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的驱动力。
青浦首批农文旅商体展融合应用场景同步发布
推介会上,青浦区与市经信委就市区协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达成合作,集中宣介《青浦区级主导产业特色赛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信产十条”专项政策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拨投结合”创新改革试点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共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高地。
青浦区宣布正式成立上海青浦产业发展基金、S基金,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早投小”“补链强链”功能,为青浦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活水。同时,青浦首批农文旅商体展融合应用场景同步发布,以多元场景展现开放、创新、包容的投资环境。青浦区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正式成立,将构建“一站式”出海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业务咨询、金融支持、合规风控等精准服务。
现场,青浦区分别与华东师范大学、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6个产业项目完成签约,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六业”融合领域等,总投资额近百亿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