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子”在进博场域感知创新共享,从军营再返岗更懂“奉献”之要义
2025-11-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进博会不仅是国际交互的舞台,是青年志愿者传递中国温度的窗口,也是观察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真实课堂。服务之余,“小叶子”在进博会上开阔视野,清晰触摸到国家高速发展的脉搏带来的震撼与骄傲,也为未来的奋斗找准航标。而对交大“小叶子”谢荠萱来说,从军营到“四叶草”,这次的进博之约仿佛是一场迟到两年的“回归”,也因此更懂“奉献”的要义。

上海政法学院的“小叶子”廉蕙宇在此次进博会新闻中心餐饮保障茶歇岗服务,这次志愿服务不仅为她增添了一份难忘的成长记忆,还让她深刻体会到科技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在茶歇区,今年有一台会自动递水机器人加入志愿服务的列队里。这台机器人以其精准流畅的运行,既生动地展现科技创新融入现实生活,也让青年大学生看到中国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国际舞台的坚实脚步。

“当它被央视镜头记录、被外国记者赞许时,我的内心也为之感到自豪。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触摸到国家前行的加速度。这段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身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荣耀,也将成为我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回忆。”廉蕙宇说。

同样来自上海政法学院的“小叶子”马天翊也在此次进博会新闻中心服务,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能够参与盛事,是青年的荣光。正式上岗前,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她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热情的服务态度,为进博会的“越办越好”贡献一份力量。

马天翊所在岗位是在新闻中心展商活动区,核心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与活动预约咨询解答;因毗邻中医推拿馆,她同时承担该馆预约事宜的引导工作。工作期间,她遇到一位希望体验中医推拿的尼泊尔籍记者,语言障碍成为主要难题。马天翊立即响应中医馆医生的需求,临时充当起跨语言沟通桥梁——不仅精准翻译双方对话,还协助医生完成外籍友人的症状问询。当听到外籍友人们对中医技艺的由衷赞叹时,马天翊为能服务记者群体、传递中华文化感到荣幸,更真切体会到“小叶子”志愿精神的内涵:它不仅是坚守岗位的责任,是主动补位的灵活,更是以微小力量搭建连接、传递温暖的担当,让志愿服务在保障进博、沟通中外中真正发光发热。

对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小叶子”谢荠萱来说,从军营到“四叶草”,这次的进博之约仿佛是一场迟到两年的“回归”。她曾是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的队长,组织过数十场校内外大型志愿活动,也在第四届进博会中担任翻译处组长,第五届更是担任“小叶子讲师”,培训新一届志愿者。当第六届进博会开展时,谢荠萱正站在千里之外的训练场上。那时,她是一名武警部队的战士。

从志愿者到军人,她将“服务人民”的誓言换成了另一种形式。今年春天,她退伍重返校园,重新投入学习。本届进博会,谢荠萱作为内宾接待组组长,随市政府合作办负责各省部级代表团的接待工作。她与同伴们一同承担酒店入住、车辆调度、晚宴接待等筹备任务,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进博会的顺利进行。

与闪光灯聚焦的台前不同,谢荠萱的岗位更多是幕后的无声付出,但每一次信息的确认、每一份名单的核对、每一场迎送的细节,都关乎整个活动的秩序和印象。

军旅的历练、责任的积淀,让她更懂得何为“奉献”。“有时候我会想,青春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是在任何环境下,都愿意把自己的热和光贡献出去。”第八届进博会对谢荠萱来说,不只是一次活动,更像是我青春的一次圆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