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金牌制作的音乐剧,让申城变身童话世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11月13日,备受期待的百老汇音乐剧罗尔德·达尔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在上海文化广场正式迎来首演。这部改编自罗尔德·达尔经典童话的音乐剧,不仅以其绚丽的舞台设计和奇幻剧情征服了伦敦西区与百老汇,此次更将以其升级打造的视听奇观,为上海观众点亮年末欢乐氛围。
百老汇音乐剧《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讲述了一个关于纯真、梦想与善良的经典故事。主人公查理·巴克特出身贫寒,因机缘巧合获得了一张能够参观威利·旺卡神秘巧克力工厂的金色门票。
罗尔德·达尔的原著自1964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55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是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这一IP多次被搬上大银幕,而音乐剧版于2017年登陆百老汇,演出超过300场并广受好评。
本次国际巡演是一次全新升级版制作,不仅延续原作的辉煌,更融入大量尖端舞台技术,呈现出沉浸感十足的视觉奇观。音乐剧精准捕捉了原著的魔力,同时通过创新舞美设计强化视觉冲击。全剧通过精密编程的舞台机械系统,实现50余个场景的精准调度与转换,在严格把控演出节奏的同时,完整呈现了包括查理家简朴居所、巧克力工厂奇幻空间及各重要场景的完整叙事脉络。
这中间,数个经典场景的视觉表现都超越了以往的版本:贪吃鬼格卢普掉进巧克力河的滑稽一幕、薇尔莉特嚼下实验口香糖变身巨型蓝莓的夸张瞬间、被宠坏的薇露卡·索尔特被松鼠扔进垃圾槽的戏剧性场面,都通过精密的多媒体技术与实体道具完美配合,实现了更震撼的舞台表现力。正如导演马特·伦兹所说:“在这里,创意与发明让平凡变得非凡,魔法也常常藏在最意想不到的角落。”
在这个历久弥新的故事中心,是勇敢、善良并始终相信可能性的查理·巴克特。他凭借诚实、想象力与冒险精神前行。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音乐剧中的美,今年9月起,上海文化广场艺术教育品牌“剧艺堂”围绕本台演出特别策划“寻找一百个查理”——百人童声合唱计划,携手5位音乐剧演员及2位音乐总监,走进全市7所小学,带领孩子们学习剧中的经典歌曲《纯真幻想》。
11月14日,剧艺堂还将邀请近百位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来到上海文化广场,化身查理,登上音乐剧《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真实舞台,和剧中的旺卡先生——丹尼尔·普林普顿一起唱响这首关于幻想与希望的作品。
文化广场期待这一美育实践,可以激发青少年独特的创造力,使剧场成为滋养艺术萌芽的沃土。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表演机会,更是一次深刻的美育实践,为孩子们的成长历程留下独特的艺术印记,长久守护他们心中的“纯真幻想”。
此外,该剧还和哈啰达成深度联名合作,共发起“哈啰骑遇·剧场绮梦”特别企划,将音乐剧的奇幻叙事与骑行场景深度绑定,并以上海标志性人文地标为背景,成为穿梭在城市中的“移动童话布景”,让戏剧的魔法随每一次扫码、每一段行程,渗透进城市的肌理。
据悉,即日起至11月23日,百老汇音乐剧《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将在沪连演12场。随后,上海文化广场2025年末大戏也将拉开帷幕。
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代表不同音乐剧美学风格的作品将相继登场:德语音乐剧巅峰之作《莫扎特!》与《伊丽莎白》将以音乐会形式载誉归来,再现德奥音乐剧的深沉与磅礴;浪漫至极的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将用激昂的旋律与动人的舞蹈,再现莎士比亚笔下最经典的爱情传奇;而由全球高档化妆品领军品牌法国兰蔻倾情呈现的法国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将以香颂乐章织就命运交织的史诗,在欲望与信仰、崇高与卑微的永恒角力中,叩问着穿越时代的人性困境。
从英语经典的恢宏制作,到德奥剧目的深刻内涵,再到法语音乐剧的独特魅力,这一系列风格鲜明的年末大戏,将为这座城市点亮一束温暖而璀璨的艺术之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