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暖光》呈现生命的温度,残疾人诗歌获奖作品亮相书城
2025-11-20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那些蜷在关节里的疼,被舞步踩成了碎光,拐杖敲在地板上的响,都带着笑的弧度。”诗人何惠莉虽然肢体有障碍,但她的《暖光》却洒满阳光。

诗歌是抒怀的最好的方式,对残障人士而言尤为如此。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开展的2025年上海市“阳光悦读”残疾人读书系列活动,以“世界无‘碍’,共创诗‘光’”为主题,打造全年的残健融合文学交流活动。这批诗歌获奖作品将在12月9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办的第十届国际诗歌节闭幕式上进行集中展示。

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学是人性的艺术,一些残障人士对生命对人生有着细腻和具有温度的感触,所以他们的诗句尤为动人。

“拐杖敲着盲道,响得像铜钟晃,盲文发了芽,顺着扶梯往春天爬。助听器盛着月光,手语架道彩虹,连起说不出话的人,和南来北往的鸟。”诗人俞长远是一位残障人士,残障给他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却凝练了他的诗情,让他感受到《身体里的光》。

这些感人的诗歌届时都会以展板的形式亮相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同时,一些残障诗人也会来到现场,和读者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积极向上、充满能量的励志故事。作为市残联为精准服务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深化全民阅读实践而率先探索实施的文化品牌,上海市“阳光悦读”残疾人读书系列活动开创了国内为残疾人系统化开展阅读服务的先河。该项目多年来开展残健融合阅读活动,通过创新形式赋能全民阅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