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传承奏响时代新韵,2025年上海江南丝竹雅集活动圆满收官
“千茶雅会 艺韵天成——江南丝竹雅集”之“冬藏?五谷丰登”在浦东老宅举办。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李勤
近期,作为“千茶雅会 艺韵天成——江南丝竹雅集”的最后一场,“冬藏?五谷丰登”在浦东老宅举办。来自浦东新区的康文国乐社、普陀区的长征青年丝竹爱好者联盟带来《新行街》《欢乐歌》等作品,乐师默契配合,旋律时而轻快灵动,勾勒出五谷满仓的喜庆图景。
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历经两年打磨的曲集——《丝竹咏江南》也在这场雅集活动中发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朱静波向江南丝竹的民间乐社、青年传承人、学校传承团队和指导教师等代表逐一赠书,让这份文化馈赠传递到丝竹艺术传承的各个环节。
2025年江南丝竹雅集系列活动贯穿“春耕?春和景明”“夏耘?惠风和畅”“秋收?花好月圆”“冬藏?五谷丰登”四个季节,用传统即兴演奏还原雅集本色,让大家在四季流转中感受江南音乐和生活美学的深邃意境。
作为江南丝竹的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了“千茶雅会 艺韵天成——江南丝竹雅集”活动。“雅集”是江南丝竹爱好者以乐会友、切磋技艺的重要形式,被誉为“优雅的人际交往方式”。这一年的四季雅集,正是对“千茶”之约的生动践行。
雅集不仅串联起江南四季的自然之美,更构建起“轮值交接、全域联动”的活动机制——从松江到徐汇,从闵行到浦东,各区非遗保护中心依次交接承办权,全市20余支丝竹团队通过传统交流展演轮番亮相。同时依托这个机制,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在雅集期间,对相关的团队、传承人做了口述采访记录,保留珍贵影像和口述资料,共完成了12支团队、24位传承人的记录工作,为后续研究与传承奠定基础。
未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续搭建江南丝竹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每一个平台、每一次宣推、每一场雅集、每一首新创曲目的演绎,让人们在丝竹声中感知江南文脉,体悟集体协作之美,为城市文化记忆的延续注入源头活水。
记者 李勤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