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热带雨林”式创业生态!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在上海开幕
2025-11-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图

“选择上海,就是选择与未来同行。”在主旨演讲环节,深势科技创始人张林峰与博睿康创始人胥红来作为青年创业者代表分享了他们从学术殿堂走向产业前沿的奋斗故事。从AI for Science的底层突破到脑机接口的“中国速度”,他们的经历生动诠释了上海作为“创业理想栖息地”的无限可能。

11月25日,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在上海西岸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据悉“海聚英才”作为上海人才工作的主品牌、城市吸引力的主名片,不断汇集全球英才逐梦上海、施展才华。

  ◆  为创业者全面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开放生态  ◆  

据悉,依托全球动员组织体系,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征集到全球项目14723个,以组织动员最有力、参赛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创下数个历届之“最”。

经层层比拼、严格评审,最终60个杰出项目脱颖而出斩获殊荣。开幕式上,揭晓了备受瞩目的金聚奖获奖名单。赛因斯科技创始人吴松华、光织科技创始人马麟、格思航天总经理曹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工与能源技术学部部长韩生、光本位科技联合创始人程唐盛、靖因药业联合创始人冀群升六位创新者斩获殊荣。现场还颁发了18个银聚奖及36个铜聚奖,见证了全球创客在上海的圆梦时刻。 

本届峰会在创业生态建设上全面升级。上海正致力于从“给资金、给政策”向“给场景、给生态”的深层次服务转变,通过顶层制度设计来营造包容开放的“气候条件”,培育要素齐备、质量优渥的“土壤环境”,让创业者在“热带雨林”式的开放生态中自由生长。

去年峰会上揭晓“海聚英才”创业城规划,经过一年建设,已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落成并正式启用。这里集研发、孵化、投资、生活于一体,将推动科技成果“从0到1到N”转化,吸引学术精英、科研专家、企业家领袖等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上海吸引全球英才的创新地标、创业名片。

“海聚英才”创业学院汇集全球智慧,充分发挥顶尖创业人才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培养造就创业者队伍。首批首席创业导师在现场获颁证书,尹志尧、常兆华、李宁、邓锋、李一帆等知名企业家与投资人将亲自挂帅,为青年创业者点亮方向、托举梦想。

开幕式现场成立“海聚英才”创业社群联盟。未来启点社区、“海聚英才”创业学院、奇绩创坛、36Kr、模速空间、光源资本、S创中国等7家首批高能级机构入盟,面向不同类型创业者,构建高黏性、高价值、高活力的“创业圈”。

由上海国投公司牵头设立的“海聚英才”创投基金正式投入运营,并在现场与首批硬核科技项目完成投资意向签约。目标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3亿元的“海聚英才”创投基金,将紧密围绕大赛涌现的优秀创业人才,以“资本活水”为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注入更强动力。

此外,开幕式上,上海正式发布《关于优化青年人才创业生态的专项行动方案》。方案聚焦创业生态营造与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裉节问题,从创业人才的发现集聚、分类支持、孵化培育、资源链接、服务保障等全链条出发,系统集成一揽子支持举措,为青年创业人才在上海实现梦想提供最强助力。

  ◆  听见未来声音,让梦想在上海生长  ◆  

“选择上海,就是选择与未来同行。”在主旨演讲环节,深势科技创始人张林峰与博睿康创始人胥红来作为青年创业者代表,分享了他们从学术殿堂走向产业前沿的奋斗故事。从AI for Science的底层突破到脑机接口的中国速度,他们的经历生动诠释了上海作为“创业理想栖息地”的无限可能。

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的张林峰,是AI for Science领域的先行者。他带领团队不仅斩获了被誉为“高性能计算领域诺奖”的戈登贝尔奖,其研究成果也入选了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今年年初,其团队等联合发布全球首个统一三维生成和理解的跨尺度科学模型,首次实现了微观分子与宏观世界的统一模型对话,为未来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在题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AI科学家”的演讲中,张林峰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在他看来,创业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强大的研发基础设施。这需要将过去分散、孤立的科研工具——从文献调研、计算推演到数据分析——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工程化,形成一个持续拓展的智能化平台。只有当这样的“基座”建成,才能让成千上万的科学家高效地调动AI工具,面向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实现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落地的跨越。张林峰说,未来3-5年,AI技术将从辅助工具的角色,转向成为驱动研发的智能体,最终实现颠覆性的科研范式变革。

博睿康创始人胥红来的创业史,则是一部硬科技从0到1、再从1到产业引领的典型范式。他带领团队十余年深耕脑科学与工程的结合点,成功研发出系列无创脑电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做到国内市占率第一。其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临床试验进展,更是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回顾创业初期的挑战,胥红来深深记得,当时,一套脑电设备成本高达百万元,商业链条长,从学生团队起步的他们面临巨大压力。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他们成功将设备小型化、低成本化,从庞大的系统压缩至手机般大小,满足了细分市场的需求,完成了从技术研发到终端销售的商业闭环。

在医疗领域,胥红来团队直面临床需求,以自身擅长的信号采集与分析技术,为医生提供了实时数据工具,推动了脑机接口在医院的落地应用。目前,其产品已进入国内百余家医院。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半侵入式系统,该系统仅通过微创手术将一枚硬币大小的设备植入头骨,无需开颅,即可采集高质量脑电信号,并通过近场无线技术通讯。临床案例显示,植入该系统的患者经过训练,已能实现抓取物品等精细动作,展现了巨大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两位青年的创业故事虽领域迥异,但都彰显了上海这片热土对前沿科技探索者的强大吸引力。在这里,顶尖的人才、活跃的资本、开放的市场与务实的政策正共同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让“与未来同行”的梦想照进现实。

此外,峰会通过短片《因为上海》和《Talent in Shanghai》,立体展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务实高效的人才政策和包容开放的创新生态。

据悉,本届峰会还将举办“创见者嘉年华”、论坛、展览和系列特色活动。通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常态化机制,营造持续赋能和永不落幕的“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生态,让更多创新的种子在上海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