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上海青年公益项目大赛圆满落幕 汇聚青年力量撬动社会公益能量
参赛选手现场答辩。受访者供图
近日,“青年影响社会”第八届上海青年公益项目大赛暨2019年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上海项目预选活动在虹梅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举行。邀请自闭症青年上台介绍、展示公益作品、播放宣传片、以电视节目专访形式介绍项目……现场二十组参赛项目各出奇招,为答辩添彩。经过紧张激烈的答辩、评审、投票,大赛最终评选出了2018年度十大青年公益项目和2018年度十大最具潜力青年公益项目。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实习生 张晨曦
汇聚青年参与力量撬动社会公益能量
“青年影响社会”第八届上海青年公益项目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主办,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办事处承办。大赛旨在围绕社区服务或基层治理,体现服务性、创新性、实效性等原则更好地联系、服务和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带动青年社会组织在促进青年参与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青年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引领社会风尚,为社会组织提供舞台,展示风采。
自2018年11月启动,大赛共收到126个申报项目,项目涵盖社区建设发展、慈善救助、生态环境、健康及卫生、文化、体育等内容。
从乡村到市区,从幼儿到老年,亲子阅读、公益课堂、二手衣物处理、水环境保护……二十组参赛项目视角独特,实践成果显著,加上各位演讲者的出彩介绍,使得现场掌声不断。
据了解,“青年影响社会”上海青年公益项目大赛自2010年启动,8年来,累计已有1373个青年公益项目参选,向全社会展示着每一个青年人用公益影响社会、以行动改变生活的青春梦想,以公益项目为支点,通过青年人的努力,影响到身边的人们,撬动起整个社会的公益能量。
多元化范围广公益视角趋于均衡发展
“此次比赛的一大特点就是参赛单位的多元化,有社会组织,又有政府、企业,充分体现出了社会关心公益的部分;第二个特点就是参赛的范围大,二十个项目包括了生老病死各个方面,而且由慈善转向公益的趋势很明显;第三个特点就是项目关爱的对象不仅是需要帮助的人,更有社会全体人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表示,“整体向我们传递的理念就是关注生命、关注文化、关注价值,他们把对公益、对慈善的深刻理解渗透在了活动当中,这也是此次比赛的特点与重大突破。”
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创始人、董事长庄爱玲表示,“参与者是从家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学校,并且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时间、智慧来参与公益,推动变化,”庄爱玲表示,“二十个项目不仅是公益项目的实践,更是对所有人的公益教育、爱的教育,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大众评审之一、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吕莉表示,“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群,通过青年力量为老服务、为自闭症儿童服务等等,队伍庞大而且很有年轻活力,感觉很震撼。”从本职工作出发,吕莉表示,“现在虹口团区委也很关注这方面,也会集中采购一些公益服务项目,对街道进行点对点的服务。现场展示的亲子阅读一小时、青少年急救知识科普等项目,在中小学都是可以用到的,所以这次也是一个学习交流、进一步寻求合作的机会。”
十大公益项目风采
萌宝护卫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团委发起的“萌宝护卫队”项目,以获得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基础生命支持导师为主体,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急救知识普及率为目标,为普通大众及医务人员提供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累计现场培训超过10000人次,在医院、学校、社区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全民、全程的照顾。
玩具吧
上海市静安临汾路街道幼吾幼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玩具吧”项目,通过专业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实用的育儿教育活动。亲子律动、中英语绘本阅读,公益市集……专业老师培训家长们通过掌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各式幼教活动技巧,让家长了解如何引导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学习到守规矩、排队、讲卫生、团队合作、挫折处理等一系列科学育儿的知识与相关技巧。
家门口的科学实验室
让青少年们从小了解和接触更多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硅谷青少年创新发展中心与街道社区合作,利用社区现有的场地资源和本中心专业的科学实验活动共同打造家门口的科学实验室,通过定期开展“小小科学家”主题趣味科学活动,来服务社区内的青少年。
项目已开发课程30余节,2018年,已经为上海市多个街道、社区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00余次,在静安、虹桥、黄浦、金山区各街道,为青少年开展公益科技课堂。
虹青公益主播KOL养成计划
“才益双全”虹青公益主播KOL养成计划结合当下在青少年、青年群体中当红的网络主播方式,吸引青少年、青年通过创新形式了解公益、参与公益,同时提高表达能力、才艺水平和社交技能。
此项目通过选拔推荐,为虹口地区的青年提供公益主播专业辅导,使青年公益主播了解公益发展、熟悉主播技术、掌握播音基础、提高“才益”水平,并为虹口区培养出一批“才益双全”的公益主播和公益意见领袖,带领更多年轻人关注和投入到公益行列中。
剪人生公益发展中心服务项目
项目由上海大学剪人生公益发展中心发起并执行,团队在上海三大社区开展邻里陪伴剪纸教学活动,以1对1教学方式进行剪纸推广以及跨代互动,成功促进社会和老人,老人与孙辈之间沟通交流,改善老人群体的精神空虚等心理问题。先后在上海市星堡养老社区,新途健康促进社等十余家社区举办剪纸陪伴活动,共计五十余次,服务对象超过1200人次,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肯定和支持。
彩虹笔藏宝箱2.0
“彩虹笔,公益梦,为了沉默的造梦者。”上海虹口区彩虹笔儿童康健发展中心的彩虹笔藏宝箱2.0项目,根据特需孩子的个性发展,发挥自我价值,结合中心专业特长,反哺社会,全纳社区营造。
以沉浸参与式的公益体验,完成公益理念的传播。借助虹口区公益创新园的场地优势,将创新园图书阅览室、水吧、园艺等场景作为模拟场景的实施,结合志愿者的角色扮演,开展同特需孩子间的互动。运用游戏关卡模式,通过经过指导后的志愿者,与特需孩子及其家庭展开公益情境模拟互动,在此过程中让参与者与观看同时得到疗育。
点亮“星”灯
项目旨在为高理解力、低口语的自闭症孩子们开设属于他们的课程,并用扩大性沟通打字的方式去帮助自闭症患儿学习与表达心声,用更加尊重和理解的态度,遵循他们的发展规律,去帮助他们突破自闭症带给他们的限制,避开弱项,发挥强项,让他们的视角更宽阔,心胸更宽广,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在School Star星学园里不用考试,更重视的是实践和分享,每个人都要遵循自己的兴趣,。除了语文、数学、生活自理是共同学习的科目,其他音乐、文学、历史、化学等都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选择,把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鼓励每一个星星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到这些美好的、感兴趣的事物。
享农田间学校
“把学校建在田园中,把课堂放在精心布置的大棚里。”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享农田间学校”项目,一心研究解决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和增收以及心里健康问题,田间学校首度提出“农业+理疗”的“农疗”活动可以帮助“阳光之家”智障的残疾人,通过植物的开花结果演变,通过颜色、形状、数字的变化达到心理舒缓,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作感官训练,培养动手能力,增加知识,培养协作能力,达到疏导心理,田园益智的效果。
高行荟书房项目
以“让中国有更多的终身阅读中者”为宗旨的阅行家·荟书房,是坐落在浦东高行镇万佳商业广场内的一个城市书房,作为高行阅读推广基地和文化名片,可以说是高行镇居民的“心灵后花园”。
“用好的书籍把热爱阅读的人吸引过来”,荟书房超过3000册的藏书,是荟书房根据经验并结合当地居民阅读特点精心挑选的;朗读、分享、成为说书人,阅读马拉松、阅读相亲……荟书房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把更多的观望者引入阅读的海洋。
亲近自然“绳”舞飞扬
崇明区堡镇镇政府、崇明区跳绳联盟、合兴幼儿园团支部共同执行的“亲近自然‘绳’舞飞扬——跳绳拥抱健康 公益服务我们在路上”项目,立足崇明,不断创新跳绳技术,把跳绳项目引入课堂,带进社区,每周末举办公益跳绳培训班,每年举办亲子跳绳比赛,获得全国各大卫视邀请演出和报道。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实习生 张晨曦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