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出炉 评选现场未婚妻为他“站台”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第十五届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评审表彰会暨2019年上海市青年岗位建功行动启动会在上海世博博物馆举行。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第十五届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评审表彰会暨2019年上海市青年岗位建功行动启动会昨天在上海世博博物馆举行。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出生于1989年的王潇骁是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助理技术总监。评选现场,为他“站台”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深爱的未婚妻。
王潇骁从事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列控技术研究及仿真系统研发,为缓解上海地铁大客流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根据我们的经验,每优化节省约6秒,每小时就可以多开一部车,就能极大地缓解早晚高峰车厢的拥挤度,可以这样说:乘客的每一秒,都是值得我为之拼搏的。”王潇骁带领团队利用他们自己研发的模拟优化软件,精调了系统参数,实现了1号线莘庄站列车折返间隔由164秒缩短至150秒。这短暂的14秒,让1号线每小时多开行2部车、多运送6240名乘客。
由于种种原因,上海2号线广兰路4/8换乘点出现了极端大客流对冲,1小时内有1.42万人涌入站台换乘,人员踩踏等公共安全隐患一触即发!又是王潇骁带领团队,历时百日,研究分析了56种运营改进方案。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与现场实测,最终确定了将8编列车至浦东拉通运行,过渡期间增设创新中路掉头车的综合解决方案。现在站台客流对冲问题得到大幅度缓解,安全隐患彻底消除。
沈洁是上海地铁一名普通的乘客,也是王潇骁的未婚妻。
“我们两个都酷爱旅游,出行前基本都是他做的攻略,但是令我无法理解的就是他的出行安排总是精确到每一个小时,为此我们偶尔还会有小矛盾。”这是她眼中的他。但是,听了他的演讲后,她有点明白了:“或许这样精准计算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无论他去到哪座城市,地铁一定是他不变的风景。他总是会滔滔不绝地分析每条地铁线路之间的差别,而这个时候的他总是那么神采飞扬,就好像地铁才是他最亲密的‘爱人’。”沈洁总是笑话他:“别人是钢铁侠,你想做地铁侠?”事实上,她也理解,这不仅仅是他的事业,更是一份对广大市民的承诺。“我为有这样一位地铁侠未婚夫而自豪!”
昨天,像王潇骁一样的15名青年岗位能手站上舞台,他们通过视频介绍、职业感悟分享、嘉宾助讲等环节,用自身生动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行行出状元,岗岗出能手”的岗位风采,生动呈现了各行各业青年在上海打造“四大品牌”和建设“五个中心”中,立足本职岗位、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事迹与形象。
本次评选由团市委、市总工会、市科学技术工作党委、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党委、市金融工作党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党委、市农业农村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主办。
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许可分局、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杨浦公共人事服务中心)接待服务大厅、上海市虹口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一窗多能”组的3位“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代表就“青年文明号”如何助力服务营商环境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10位各行各业青年岗位能手获“杰出”殊荣
本次评审活动,通过基层推荐、资格审核、组委会成员单位遴选、候选人集训、初评等环节,历经314进60、60进20、20进15三个环节,层层选拔,最终以评审会投票方式评选出了李宗建、徐玮、鞠鹏飞、顾小小、雷克、戴恒玮、邵梦阳、王潇骁、沈安、罗良这10名“第十五届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王仲远等10人获提名奖。
邵梦阳 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总队副大队长。他指导全市公安食药环侦部门开展了食药打假“利剑”等10余项专项行动,三年累计侦破食药环刑事案件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00余人,其间成功侦破制售冒牌婴幼儿乳粉案、加工销售过期烘焙奶粉案等重大案件,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市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戴恒玮 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专员。他致力于改变健康科普枯燥的现状,不断推出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作品。同时,将岗位技能融入志愿服务,主创了“酱紫的蛙”志愿品牌,通过视频和课程,把知识和欢笑送给学生、白领和老人们。
雷克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他先后负责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项目、群基坑等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等关键技术成果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取得成果。
顾小小 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科研办副主任。她从事农业装备技术研发工作,主持2项青年人才课题,参与12项重点攻关、推广课题。她组建青年突击队攻关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难点,组织志愿活动服务郊区三农发展。
鞠鹏飞 上海航天局149厂分厂副厂长,工艺研究室主任。他长期专注于航天型号表面工程技术研究,解决了南海装备易腐蚀、空间飞行器运动部件易磨损等难题,为航天装备长寿命高可靠服役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罗良 曾获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银牌,后入职上汽集团。他是车身改制方面的佼佼者,带领团队完成了混动车、电动车等多个项目的车身改制研发。
沈安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有机化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他长期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全力突破国内茂金属催化剂产业化以及高性能聚烯烃材料聚合技术瓶颈,填补国内高端催化剂和聚烯烃产品空白。
李宗建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是“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网络特别党课最年轻的讲授者,累计听众超过2000万人次。
徐玮 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她创新工作方法,助力上海金融法院创设初期快速立案1897件、标的总额252亿元。她探索智慧审判模式,通过远程审判系统开展跨境取证,入选最高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特展”。
王潇骁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助理技术总监。他从事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列控技术研究及仿真系统研发,承担多项上海市、集团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多条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运能分析,实现运能提升,为缓解上海地铁大客流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