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飞机!大型原创话剧《追梦云天》以崭新面貌亮相
2019-05-19 文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

最近,国内的关键产业状况成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而国产大飞机更是牵动无数人的心。以一位飞机设计工程师的视角,展现中国飞机制造以及中国民航人的心路历程的大型原创话剧《追梦云天》,也因此备受关注。18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通气会,宣布该剧在经过五轮演出的紧张排演打磨、数易其稿后,即将以崭新的面貌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

由著名编剧王俭创作、著名导演胡宗琪执导的《追梦云天》,讲述的是大话题,但选的切口很小,他以一位海归高端人才、设计工程师唐瑛的视角,展现了飞机制造业老、中、青三代人,以及设计师、工装工人、试飞员中的杰出典范在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上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飞机制造的兴衰变迁和中国民航制造业的巨大变革。

这部剧诞生之后,获得众多殊荣,成为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剧本扶持工程入选剧目、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既具有时代精神,又符合时代审美特色——舞台美术、视觉形象,是这出戏非常醒目的特点,舞台上150平方米高低错落的四面冰屏构成了一个既现代又科技感十足的戏剧空间。某种意义上,《追梦云天》是对手工时代的舞台美术和电脑电子时代的多维、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它使用的恰恰是我们民族传统写意审美的概念,让观众对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物件,产生真实的联想,但又不为这种真实所累,同时又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编剧王俭将大飞机研制的过程作为背景,更着重展现剧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揭示大飞机从业者及相关人物自身在心灵跑道的艰难起飞,在精神天空的穿云破雾,自我超越的阵痛,人生抉择中的纠结,以及情感困扰的煎熬。

在导演胡宗琪看来,“这部剧在情节集中的前提下,要让观众看到更大的格局和场面。”这一点在舞美设计及多媒体设计黄楷夫与宋润洁的设计下,让人尤其印象深刻,舞台上的巨幅LED冰屏半悬在空中,与舞台平面呈斜面倾角,结合剧中情节,实时展现出主人公在研制试验过程中的探讨和争论。尽管这无疑为舞美呈现增加了技术难度,但就像剧中的追梦人始终坚持技术攻关一样,剧组舞美技术部门克服种种难题,在保证演出安全的情况下,力求将最完美的舞台效果展现在观众面前。

最终,《追梦云天》的舞台无限延伸了这部作品的内涵,它并不依靠情节的变化,来推进事件和人物,而是靠观念的变化、情感的变化,推动着人物关系的变化,进而推动事件本身的变化,但同样构成一种矛盾的张力,正是这样一种写意性的舞台,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得以进一步打开。从一个侧面,它也表现了我们今天的舞台科技、舞台设计的崭新观念。

主创团队还介绍,在此次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亮相的版本,已经经过了多次修改,如今的故事结构更紧凑,同时还重新对人物进行梳理,让其感情更加饱满浓烈。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创作、修改、论证,《追梦云天》力争以完美的演出呈现在观众面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