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夜市……青年报·青春上海6路记者直击垃圾分类第一线
2019-07-01 上海

今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实施垃圾分类第一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兵分六路走进楼宇、园区、高校、社区、夜市等全市各个地点,直击垃圾分类我先行,青春践行新时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常鑫/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钟雷、郭颖、刘晶晶、范彦萍 见习记者 张晓雯 实习生 陈嘉音 陈婷/文 常鑫、范彦萍、张晓文/图 施剑平、常鑫、施培琦/视频

各地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带你直击第一线!

   1   

◆时间:7:00    地点:高校

视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常鑫

今天一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就开始了申城高校的探访。早上7点,是华东师范大学每天第一次定点投放垃圾的时间。7:20许,住在三舍的金融专业研一学生莘同学和邢同学在去实习的路上带下了昨晚的垃圾,主要是一些餐巾纸、拆快递的包装袋,并事先进行了分类。看到同学们准备扔垃圾时,督导员会辅助打开垃圾箱盖,方便学生投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注意到,当天,有许多后勤人员在各个投放点巡视,对于学生们的配合,表示感谢。

在华东理工大学,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走在路上就能听到不少同学在谈论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区别。中午饭点时分,在校园内的便利店中,干湿垃圾的指示非常贴心。在记者观察的20分钟内,先后有6名同学进入后方餐厅用餐,并在用餐后将饭盒投放到干垃圾桶内。其中有2名同学由于饭盒内还有剩饭,便先将剩饭倒入湿垃圾桶,再将饭盒投放到干垃圾桶。

据双控专业的研一学生小倪介绍,7月1日起的食堂也有新变化:打包开始不免费提供筷子和塑料袋了,饭盒也从原来的2毛涨到5毛钱。

   2   

时间:8:30    地点:社区

视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培琦

半淞园街道中南小区拥有385户居民,早上8时30分,分类垃圾厢房陆续迎来了居民的“光顾”。“湿垃圾要求破袋吗,由谁来处理呢?”

不少拎着餐厨垃圾前来的居民将垃圾倒入湿垃圾桶后,再将垃圾袋扔进干垃圾桶。在垃圾厢房的一侧,还配备了洗手槽,方便倒完垃圾的居民洗手,不远处则站着几名志愿者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而在浦东惠南镇,杉达学院“95后”大学生周海也起了个大早,冒着大雨来到汇雅苑小区,成为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

“叔叔,你的湿垃圾里混入了厨房纸,这属于干垃圾。”周海认真地用手把纸挑了出来。

“居民的态度都挺好的,扔错也是不小心疏忽了,一指出马上就改正了。”周海笑着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大家都在摸索当中,有些垃圾到底属于哪种垃圾,还需要研究。

虽然冒着雨,青年志愿者还是很认真地将居民没有分到位的垃圾又分了一下。为了让居民风雨中也能扔好垃圾,投放点还设置了雨棚。这里原本每栋楼都有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后定时定点,楼道垃圾桶都收掉了,大家统一定点投放。

“住在南苑的顾阿姨还特意把我们志愿者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提醒大家要把垃圾分好。”居委会的“90后”工作人员李可卉很开心,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3   

时间:9:30    地点:执法现场

视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施剑平

今天上午,全市各城管执法队伍开始《条例》实施第一天的巡查工作。上午9:30,记者跟随市局执法总队赴静安商圈等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等情况,开展巡查。

上午10:00,市城管局执法总队根据检查情况,向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开出《条例》实施后的首张整改单,要求酒店方按照要求现场即时进行整改。酒店方当即在整改单上签字确认。

上午10:40,在静安商圈附近的晶品购物中心,市城管执法总队再次开出第二张整改单,同样是由于混装和垃圾桶标识不合格。

上午11点多,市城管执法总队执法一支队队员何颖第三次拿出了整改单,这已是她今天开出的第三张市城管执法总队责令整改单。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第一天,市城管执法总队在静安商圈的三次飞行检查至此无一落空。

   4   

时间:10:15    地点:商圈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张晓雯/图

商业广场的垃圾分类进行得如何?今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新天地广场的分类垃圾房内看到,各类垃圾桶按照类别排成数列。根据台账显示,这里每天都会产出近10桶湿垃圾和近40桶干垃圾。“干垃圾25kg一桶,湿垃圾100kg一桶。”而在广场的一栋写字楼内,记者在一个分类垃圾桶内发现一杯未喝完的奶茶被丢弃在可回收垃圾桶内。

记者从新天地北里所在片区的物业方了解到,早在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行前,他们就要求该片区的全部商家租户进行干湿垃圾的处理,并安排专人回收。

但在一些不属于商场范围的沿街店铺,垃圾分类还是有令商家困扰的地方。The brewer瘾·精酿啤酒餐厅的服务员向记者说道:“干、湿垃圾的分离,作为餐厅是一直有在做的。但新条例出来后,我们酒吧产生的很多玻璃瓶、空酒瓶,就属于可回收垃圾了。干、湿垃圾我们每天会丢到附近的垃圾箱房,但可回收垃圾却不知道怎么办。我们问过物业,说是清运车暂时不会来收,不来收一天,我们酒吧也难办一天。”

在K11一楼的星巴克,平常放置配料、餐具、垃圾桶的地方也已清晰标明了各项垃圾的分类标准。记者发现八成青年消费者对纸巾、纸杯、纸吸管等干垃圾的分类是较为熟悉的,对照垃圾桶上的指示说明再丢垃圾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

   5   

时间:11:30    地点:楼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图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位于徐家汇的美罗大厦。在电梯排队区,记者听到几位白领在议论垃圾分类的事。

在19楼的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得悉记者的来意后,保洁王阿姨带着记者来到就餐区。只见那里摆放了干湿两个垃圾桶。为了方便白领扔垃圾,王阿姨还把干垃圾桶的罩子打开了。记者查看了一下,里面的垃圾分类正确。

而在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茶水间里记者看到,那里井然有序地摆放了一个大桶的湿垃圾桶,在洗手盆旁边的壁橱里,则藏了一个干垃圾桶。洗手池旁边挂了一个卡扣,扣着一个塑料袋,上面用文字说明“湿垃圾(茶渣、瓜皮果核类),请勿投入纸巾”。

在办公区检查时发现,工位上的垃圾桶基本扔的都是干垃圾,没有出现湿垃圾的身影。

“还有一个垃圾分类的难点是会议室。”该公司负责保洁的FM部门金小姐打开会议室的门说,如果那里有人开一整天的会议,很难做到垃圾分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会在里面设一个干垃圾桶,还有一个纸箱,湿垃圾可以存放在纸箱里。

   6   

时间:17:30    地点:夜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常鑫/图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了餐厅林立的定西路美食一条街,这里也是上海知名的夜市。由于正值晚餐时分,定西路上人头攒动。

记者最先走进了一家小有名气的面馆。面馆老板纪小姐随即将记者带至面馆后厨的垃圾处理场所,并介绍了目前面馆的垃圾分类现状。“目前干湿垃圾都是分得很清楚的,后厨的垃圾和餐桌上食客产生的垃圾都分得很清楚。”

而在一家主打小龙虾的餐厅,店员表示,从上周起,餐厅开始进行了规范的垃圾分类,主要分成了干垃圾和湿垃圾。“目前龙虾壳都是按湿垃圾进行分类的,食客用过的纸巾就是干垃圾。”

记者在定西路和延安西路交叉处的一家烧烤店门口发现,两个套着垃圾袋的黑色干垃圾桶被工整地放在店门口,黑色垃圾桶正面的图示示意着干垃圾主要包含着一次性餐具、餐巾纸等垃圾。店员告诉记者,门口的垃圾桶是自家放的,主要用于投放干垃圾,“我们湿垃圾放在里面,干垃圾放在外面。”据店员介绍,食客产生的垃圾干湿都有,店员们都会进行分类,“我们用来串烧烤的竹签是干的,而且都被熏烤过了,我们算是干垃圾。”

除了店家依规进行垃圾分类之外,记者也发现部分食客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虽然在店就餐期间,店员们会负责将食客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但部分食客也会主动将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再离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钟雷、郭颖、刘晶晶、范彦萍 见习记者 张晓雯 实习生 陈嘉音 陈婷/文 常鑫、范彦萍、张晓文/图 施剑平、常鑫、施培琦/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