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三甲”到“强三甲”,上海援藏干部张浩:践行承诺,所有付出都值得
2019-07-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变化真的太快了!”躺在日喀则人民医院雪白的病床上,60多岁的藏族老人感慨万分。不久前,老人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及时在医院进行了溶栓治疗后顺利出院。而在几年前,她只能转院去拉萨或是内地。  

三年前,张浩等一批援藏干部带着“创三甲”的任务从上海来到日喀则。而如今,全新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经从“创三甲”走向“强三甲”。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上海市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队队长、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组书记张浩说, 三年来,虽然离开了繁华的都市,但领略了雪域高原的无限风情;虽然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是收获了众多援藏兄弟们的深刻情谊;虽然身体不适成为常态,但3年援藏路,铺就了雪域高原医院的“三甲路”。“我们践行了承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高原“强压”之下,一场剥丝抽茧之旅开始

2016年6月,张浩等一批援藏干部来到日喀则。来之前,张浩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可能需要直面的困难有了一定心理预期,但当他真正走进日喀则医院老院区的时候,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困难的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担负着占西藏总人口四分之一的18个县(区)80万人口的防病、治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以及阿里地区及那曲地区部分县,甚至南亚各国(地区)转诊患者的诊治工作。然而,旧院区显然已经难堪重负。环境糟糕,医疗设备更是严重缺乏。  

强压之下,张浩心里暗暗给自己鼓了下劲,他决定带领上海医疗援藏团队开始一场“医、教、研、管”的剥丝抽茧之旅。

那段日子里,队员们一边适应高原的生活,一边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因为高原反应,很多队员工作、睡觉时都需要吸氧,氧气管是从后面拉过来的,就像后面挂了根小辫子一样,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们为“辫子医生”。

2017年10月,一座全新的医院自日喀则市郊拔地而起。全新的医院,宽敞的门诊大厅、干净舒适的病房、布局合理的诊疗区域。最重要的是,医院科室从39个增加到50个,其中包括18个职能部门和32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一跃成为西藏自治区科室设置最为齐全的医院之一。同时,随着128层CT、血管造影、3.0T核磁共振等一系列高新设备的引入,院内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和齐全程度也达到了自治区先进水平。

“医疗对口援藏和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改变了这里的一切。”新院投入使用后,当地的百姓纷纷点赞。在痛风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汉族小伙感受尤为深刻,“以前的病房和现在根本没办法比。”拥有独立卫浴和不间断热水的房间,让这个曾经经历过老院区病房设施的患者感受到了便捷与温馨。 

从输血到造血,自治区最大实训中心启用

医院逐步走上正轨,但张浩等援藏干部的心愿不止于此。如何全面对标上海医疗,实现“内外兼修”,是“新生”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接下来要做实、做透的一件事。而这一切的 “初心”,就是要让优质医疗扎根雪域高原,普惠藏地百姓。

“虽然已经创成三甲了,但是从技术上来说,如果组团式专家不在的话,它还不是名副其实的三甲。”张浩说,培养一支能够自我成长的医护人员队伍,更是迫在眉睫的事。

针对医院医疗人才紧缺的现状,医疗队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确定229人次本地骨干和行政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师徒式的培养,初步形成较合理的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针对医院紧缺医疗人才的现状,选派36名本地专业技术骨干赴上海进修,49名短期培训,加强了紧缺人员的梯队建设,同时,积极选派医疗质控、院感、护理和信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约60人次赴上海短期进修。

“我们不仅要当好医师,更要当好老师,提升当地自行‘造血’的能力”。张浩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实训中心是上海市第八批援藏联络组重点援藏项目之一。2018年,在张浩和队员们的奔走下,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学模拟试训中心启用,这是自治区最大、教学模型及系统最齐全的实训中心。 

医学模拟实训中心被业内誉为“虚拟医院”,医生在这里可以进行模拟微创腹腔镜手术,在仿真人身上进行缝皮、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甚至还可以进行重症监护等专项训练。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实训中心对标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医学模拟实训中心,通过引进先进的临床教学模型、智能模拟系统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丰富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为临床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顺利成为交大医学院教学医院,率先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目前,该中心已接收日喀则市县级医疗机构工作满3年以上,乡级医疗机构工作满2年以上在岗临床类别西医、公共卫生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等共179人来院培训。

此外,为全面推进“创三甲素质提升工程”,举办3届“珠峰医学论坛”,来自上海的约600名专家举办学术讲座约400场次,培训全藏区各类医疗人员近万人次。     

“现在,即便援藏专家不在,这里的医生也能够独立开展各项工作。上海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伍为我们真正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当地的管理人员说。

建设十大中心,“以院帮科”打造品牌

“77岁女性患者,咳嗽、浮肿半月,血小板增多2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影像会诊中心,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郑宇通过视频,与上海本院的血液科主任医师吴文讨论一位患有血小板增多症的藏族农民的病情。很快,这位藏民得到了有效治疗,并顺利出院。

为了让援藏医疗成果落地,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提出新模式:由上海的三甲医院与日喀则人民医院通过“以院包科”的形式开展重点合作。

“我们现在学科建设有十大中心,每一个中心都有上海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通过以院帮科的形式打造品牌,像华山医院帮助脑科中心,瑞金医院帮助血液科中心等。”为全力打造“上海(日喀则)临床医学诊疗中心”,建设西藏西部医学高地,张浩整合调动了不少来自上海方面的支持。

西藏有句老话:在高原,躺着就是奉献。但在张浩看来,即使是在近4000米海拔的日喀则也要体现“上海节奏”。援藏三年,越来越多的上海医生往来于城市和高原之间。目前,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等10家医院已与医院正式签署了“以院包科”合作协议书,分别对口帮扶医院普外科等10个科室,通过医、教、研、管多方位的扶持,打造全区一流的临床医学诊疗中心。

“高原之上建高峰”,区内首家医疗卫生系统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在2017年落户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宁光亲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入站指导,周良辅、王振义、樊嘉三位院士先后通过远程平台指导帮助,进一步深化沪藏合作,打造医学技术高地,强力推进医院建成“西藏西部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

在组团式援藏专家们的努力下,以数字化医院建设和远程医疗服务为重点,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全力建设智慧医院。至今,医院远程影像诊疗中心已与上海市多家三甲医院、本地县区医院开展合作,成功组织疑难病例会诊、远程培训课程等,有效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力度。同时,建设完成了实时移动查房平台、党建APP系统等,探索开发“汉藏医互通”APP,积极推进了“互联网+医疗”建设。

“上海模式”,让我们很有底气

援藏3年,上海卫健委领导班子先后进藏20多次,其中主要领导9次带团来院,上海的三甲医院主要负责人几乎都来过这里。张浩说,“从最初的模式探路,到现在西藏七地市援建单位向‘上海模式’学习借鉴,这样有顶层设计、靠前指挥、精准帮扶、倾力支持的‘上海模式’让我们很有底气。”

入藏以来,四批医疗队截至2018年共开展了临床医疗新技术379项,其中128项新技术已被本地医务人员完全掌握,即便援藏专家不在也能够独立开展。其他很多新技术目前采取当地医务人员在前台实际操作,援藏专家在幕后指导把关的方式,手把手带教,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前台到后台的转变。其中,40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西藏自治区空白,更多高端的医疗技术被运用到本地的临床实践中。

在“组团式”援藏专家的带动下,按照课题申报指南分别向区、市两级科技部门申报了149项科研课题和1个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其中,5项自治区级重点科研课题、26项自治区自然基金和3项市级科研课题已获批,13项组团式援藏自然基金立项,1项自治区科研课题已结题,其余正在组织实施。已发表学术论文84篇,其中SCI论文19篇(IF=81.613),国内核心期刊18篇。

随着这些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组织实施,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科研项目得到质的发展。目前,医疗科研方面达到自治区领先地位。

转眼,张浩三年的援藏工作就要结束了,在他的带领下,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已从“创三甲”走向“强三甲”,张浩有着自豪,也有着很多的不舍。张浩说,三年来,西藏早已成了他 “第二个家乡”,他和藏区人民的心再也分不开了,有空时他一定会回来看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