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奎岭:从“所长”到“校长”不忘初心 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科学人才
2019-07-19 上海


丁奎岭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郭颖

15岁考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29岁成为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52岁的丁奎岭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从“所长”到“校长”,丁奎岭始终不忘初心。近日,他入选上海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

做“独特”和“有用”研究的科学家

丁奎岭始终怀揣着“通过合成创造价值,用创造的分子影响改变世界”的梦想,坚持做“独特”和“有用”的研究。1998年,已是大学正教授的丁奎岭放弃已有的待遇条件,接受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提供的副研究员职位,因为在他心目中,上海有机所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神圣殿堂。他希望能够在这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化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入上海有机所后,丁奎岭开展手性催化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他追求手性催化特色和深度,努力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手性催化剂的“自负载”概念。

担任上海有机所所长期间,丁奎岭历经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开局,以及中科院启动实施“创新2020”和“率先行动计划”等重要时期。在前所未有的压力、机遇与挑战面前,他勇挑重担、集思广益,团结带领班子全体成员和广大职工、学生,按照“瞄准需求、聚焦重点、集成优势、发挥特色、鼓励交叉、突出创新”的理念,发挥有机合成化学的创造性,加强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交叉与融合,积极谋划好研究所发展战略,破解发展瓶颈,将上海有机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心。

作为研究所的掌舵人,他抓人才、抓项目、抓平台,突破体制机制壁障,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等,构建高效的科研体系,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他总是强调:“我们在重视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成果的应用转化。如果我们的研究工作不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将缺乏驱动力并很难产生重大影响。”上海有机所在服务国家社会需求上贡献不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催化剂技术、大品种抗生素菌种的基因改造技术以及绿色新农药创制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的生产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丁奎岭的带领下,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在中科院组织的国际评估中,研究所总体状态被评价为“First-tier in the world”(国际一流),五个重点发展领域被评价为“Leader in field”(国际领先)和“Domestically highest level”(国内最好水平)。

让更多青年学生热爱科学

科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丁奎岭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上双管齐下。

事实上,早在上海有机所担任所长期间,丁奎岭便坚持“人才强所”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但不唯“标准”,凝聚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青年才俊,顺利完成了研究所科研骨干队伍的代际发展,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骨干队伍。在他的指引与帮助下,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才俊在上海有机所这块培养有机化学家的沃土上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科技创新之果。

在上海有机所工作,科研和行政任务都非常繁重,但是教学仍然是他眼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后,面对新岗位、新挑战,丁奎岭认为“还是跟科技工作分不开”。他告诉青年报记者:“从有机所主抓科学研究到上海交大分管本科人才培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根据分工,丁奎岭以更加充沛的热情投入到青年学生的培养中去,积极倡导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上课,引领院系修订本科生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做喜欢的事,学习喜欢的知识。”丁奎岭说,“青年强则国家强。立德树人是百年大计。让更多的青年学生热爱科学,立志从事科学工作,这是我的使命所在,也是我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如果上课时间确定,我就尽量不再安排其他事务。我觉得院士也好,所长、常务副校长也罢,这些头衔时刻提醒着我不忘初心、责任重大,要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科学人才。”丁奎岭至今已培养3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近20位已成为教授、研究员。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