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骤雨中,人民英雄纪念塔传来慷慨激昂的演讲
2019-09-2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9月21日下午,持续的大雨让外滩上的行人步履匆匆,走近人民英雄纪念塔却能听见阵阵慷慨激昂的演讲。这是一群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师生,他们第一次将思政课“带出”校园,共同完成了一场关于探寻历史建筑红色基因的“沉浸式体验。”

一起走进建筑背后的故事

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的指导下,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立足城建特色、挖掘资源,由学校党委直接策划,组建教学团队、设计教学专题,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正式推出党史主题特色思政课——“筑梦中国”。

9月21日,课程首讲来到上海城市的象征——外滩。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教授、“建筑阅读”专家、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周培元副教授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素英副教授三人联袂授课,共同讲述《镶嵌在外滩建筑群中的红色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塔、中国银行……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学生们跟随着三位专家,一起回溯上海租界的由来和外滩建筑群的由来。从外滩1号到33号,新古典主义、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维多利亚哥特式、装饰艺术派风格等不同建筑风格,呈现的不仅是“万国建筑博览”的昔日风貌,更是从中读出了近代上海的历史。

“你们看那边的中国银行,当年原本打算要造的高达三十四层的大厦,但是竣工后的中国银行大楼,却比沙逊大厦矮了几米,只有十六层。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徐光寿教授的这则小故事马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之心。带着这份好奇,他们走进了中国银行,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发掘中国银行背后的故事。

听过讲解,同学们体会到如果说当年比沙逊大厦矮一点的中国银行的建造往事是西方列强欺侮中国的缩影,那么从赫德雕塑到陈毅市长雕塑、从汇丰洋行到上海浦发银行及其海关大楼上响起的东方红音乐则见证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种风雨交加的天气,站在一个个历史建筑前,听着当年共产党的风雨历程,感觉特别有代入感。”报名参与本次课程的何军同学,表示自己收获颇丰,“我是一名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听了介绍我才知道,中国银行是外滩唯一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出资设计的大厦。它的民族特色和西方建筑技术的融合也让我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党史专家+建筑专家+思政课教师跨界连接 

三方专家联袂授课是本次“筑梦中国”课程的最大亮点。建筑专家、党史专家、思政课教师进行跨界链接、碰撞交融,创新育人载体,讲好红色故事。“红色建筑思政课和讲解员的讲解在架构上、层次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徐教授说。通过有形的三方力量将建筑本身内涵的风格特质、承载的历史记忆、蕴含的精神品质有机的呈现出来,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同向同行。

同时,在现场通过建筑讲党史的形式也是思政课的一大创新。在形式上全部为现场教学,是走进历史建筑、讲述党史故事;在内容上以党史和新中国史为线索,通过选取上海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从建筑所承载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中引出一条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筑梦之路,也生动呈现出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的党史线索。

本课程共有五讲,以党史和新中国史为线索,从上海诸多历史建筑中选择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类型的典型建筑为载体,走进历史建筑,讲述建筑背后的故事、探寻建筑中的红色基因。此后,还将陆续推出《渔阳里与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南市发电厂与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曹杨新村与新中国工人阶级的幸福生活》和《陆家嘴现代建筑群见证浦东开放开发》等精彩专题。课程采取开放式授课方式,全市大中小学生皆可报名参与。

据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介绍,这一系列通过上海建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把上海建筑、上海文化中的红色基因注入青年学生的血脉之中,帮助青年学生理解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