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又扩容,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单位增至41个
2019-10-1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受访者/图        

今天(10月15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这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至国家战略后召开的首次会议。        

黄山、蚌埠、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等七个城市被吸纳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新成员,至此,沪苏浙皖一市三省41座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 《长三角城市合作芜湖宣言》发布 ◇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以“构筑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长三角城市担当与作为”为主题,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等城市经济协调会41个成员城市市长出席会议,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16个市辖区有关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更加务实、高效深化合作,积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长三角特点的城市群合作模式,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会议指出,城市经济协调会各项工作要更加紧密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要求,促进更加务实高效的城市合作。要推动城市间的分工协作,进一步拉长优势长板,积极消除妨碍要素流动的各类行政壁垒,加强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要鼓励推动不同层级、各种区划范围城市之间的全方位深化合作,积极谋划搭建合作平台和载体,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发展。要优化完善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协调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要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和第三方机构合作,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服务。      

会上发布了《长三角城市合作芜湖宣言》,围绕会议主题,有关城市市长进行了交流发言,相关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

 ◇ 20多年,从15城到41城  

成立于1997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是由1992年建立的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发展而来的,是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间的合作机制。       

20多年前,为了推动和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内的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泰州、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5个城市,经过沟通协商,于1997年升格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按城市笔画每两年在执行主席方城市举行一次会议。      

其后,为适应区域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历经多次扩容。      

1997年,成员城市是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和成立不久的泰州市,一共15个。       

2003年8月第四次会议上,台州市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增至16个。       

2004年11月的第五次会议上确定,协调会的会议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       

2010年3月26日,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会议上,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6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此次扩容后,协调会成员城市达22个。        

2013年4月13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三次会议确定,徐州、芜湖、滁州、淮南、丽水、温州、宿迁、连云港8座城市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扩容至30个。        

2018年4月12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确定,吸收安庆、池州、铜陵和宣城,成员城市增加至34个。      

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覆盖范围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现城市经济协调会对长三角城市服务的全覆盖,一市三省中暂时还没有加入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安徽省黄山、蚌埠、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7个城市,今天也正式成为城市经济协调会一员。       

长三角的41个城市,将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会议决定,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0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