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的热度上海的温度|在进博会 “遇见上海”,幕后团队连续工作100天
2019-11-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在进博会 “遇见上海”, 第二届进博会上海非遗和老字号展示活动将拉开启幕,记者了解到,在展示活动背后, 3大策展组、15位设计师、200余人的协作团队连续工作了100天。

“究竟什么样的呈现是可以体现上海的?到底怎么样的展示语言可以让不同的人读懂上海?”带着这些问题,作为承担本次策展、设计、搭建和组织各项工作的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前期派出3大策展小组,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分别走访了数十家的非遗项目和老字号品牌企业,逐一地去挖掘上海非遗和老字号背后的故事。 

在上海市商务委和文旅局的指导下,围绕 “传承与创新,开放与包容”的理念,进行多次头脑风暴,大家一致觉得,展示的语言一定是要有温度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沉浸式的场景体验,传达的重点除了“传承和匠心”,更要有吸引年轻人的元素。如果能和生活密切相关,圈粉更多的90后,同时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让非遗和老字号更具生命力,这才是本次展示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于是,“海派石库门”、“江南民居”和“上海时光”这三大区域便应运而生,而相应的展品选择也遵循“匠心传承、沉浸式体验、老牌新品、时尚年轻化”这些关键字展开,力求呈现出一个不同人眼中的美好上海。

常鑫/图

第二届进博会上海非遗和老字号展示活动中,位于中心广场的“海派石库门”和“江南民居”两处展区,设计理念来自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以及上海本土老房子“绞圈房”,为了还原最原汁原味的建筑风貌,本次搭建大部分采用了真砖真瓦,并通过实景搭建,力求为参观者营造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氛围。

“海派石库门”中,不仅用砖雕技艺再现了一大会址的门楣,更通过石库门客厅独有的地面小花砖、厢房门窗上的彩色玻璃等等细节上的处理,逼真地呈现了一处栩栩如生的石库门生活场景。而在“江南民居”展厅,不但还原了“绞圈房”两侧人字坡、穿斗式木结构和中轴仪门等风貌特色,还巧妙结合景观小品,青砖、毛石、窗花、红灯笼,这些在上海的乡村普遍存在的元素,让野趣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常鑫/图

由于细节的呈现要求高,给搭建工作也带来的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海派石库门,中间客厅的跨度整整9米,而由于进博会特别的消防要求,现场不允许任何焊接,为了确保结构的完整和安全,整个建筑的基本构件均在场外预制后运输至场内,并通过吊机进行安装。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鸿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项目搭建负责人每天在现场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严格把控每一处的细节,力求最终完美的呈现。同时项目还邀请了上海建科院对两个展位进行安全监理,以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缵超/文 受访者/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