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进,博青春|临睡前,2500余人都会收到一条特别的推送……
2019-11-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蔡慧贤 曾紫依/文 受访者/图

“我们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的‘小叶子’,我们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用声音记录美好青春”,这几天,每晚临睡前,华东师大大夏书院2500余名青年大学生都会收到这样一条特别推送。打开“大夏留声机”,是一段段有温度的有声故事。当那充满活力的声音响起,大家声临其境,与“小叶子”、与进博会紧紧联系在一起。

“青春进博·大夏有声”是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进博会志愿者临时团支部发起的系列活动。该支部成立于今年10月9日,昨天刚刚满月。

为进一步发挥进博会志愿者带头作用,传播“小叶子”肯担当、耐吃苦、做实事的新时代优秀形象,带动更广泛青年践行“最美青春,皆为家国”的精神,11月6日起到11月10日,“大夏留声机”从“启航”“奉献”“互助”“进步”“友爱”等多个主题开展有声故事广播。

团支部结合志愿者的岗位及服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志愿者们在上岗间隙进行故事梳理、提炼与录制。为了讲好进博故事、更好传播志愿者青春正能量,团支部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精神,由支部内播音与主持专业成员担任指导。

原来,团支部近20名成员分布在车辆组、16米层车辆引导、0米层车辆引导等不同岗位,每一段声音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进博记忆”:第一天上岗的兴奋与紧张、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志愿者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每一个平凡的人、每一件普通的事都传递着温情与正能量。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贾颖月用“兴奋、紧张与骄傲”形容自己的第一天志愿服务感受。她在“有声故事”里说到,学生党员这一身份驱使她作为一名志愿者无私奉献,“胸前党员徽章上的‘为人民服务’时刻提醒着我要用志愿青春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2018级英语专业的李泽远讲述了场馆工作人员的日常,感叹“因为有这么多人的默默奉献,进博会才能越办越好,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也才会日臻美好。”

当志愿者们把所见、所行、所思转化为声音,他们不仅把并肩前行的温暖带给彼此,更将共同奋进的进博温度传递给所有人。大夏青年学子深受感动。

作为一名“忠粉”,2017级历史专业何晓方同学感到,在大家享受这场盛会的同时,背后有着默默奉献的一群人。“警察、志愿者、施工者、统筹协调的后勤人员等等,进博会的辉煌也离不开他们,我们要感谢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

除了线上有声故事,团支部还开展线下分享。11月5日晚,书院青年学习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他们结合前期试运营、上岗等经历分享学习心得,鼓舞更多青年心怀家国,搏击青春。

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进博会志愿者临时团支部承担思想引领、支持服务功能,全力保障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传播奉献、担当正能量,展现青年奋进新时代的青春风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蔡慧贤 曾紫依/文 受访者/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