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4个月,1.2万居民区九成达标,市民最想知道“湿垃圾去哪了”
2019-11-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青年报资料图

居住区达标率由15%提升至90%,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4.6倍,干垃圾处置量减少33%。在今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和委员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情况的报告。在为这份成绩单欣喜的同时,针对湿垃圾处理、生活垃圾设备设施更新换代等方面存在的瓶颈,代表们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自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成了每个市民日常生活中避不开的一个词。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汤志平作《关于本市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情况的报告》。他指出,今年以来,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好于预期。广大市民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上海发布”的垃圾分类功能查询量已达2000多万人次;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90%;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较2018年10月增长4.6倍,湿垃圾分出量增长1倍,干垃圾处置量减少33%,有害垃圾分出量较2018年日均增长9倍多。

汤志平说,全市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完成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至10月底,全市共配置及涂装1395辆湿垃圾车、3086辆干垃圾车、84辆有害垃圾车及192辆可回收物回收车。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3998个、中转站181个、大型集散场9个。下一步,将高标准推进示范街镇创建工作,确保年底达标街镇达到70%以上、示范街镇达到50%。并于2020年二季度前建成3座湿垃圾资源化项目,到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市人大常委会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监督检查组副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在作《关于本市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情况的专项监督调研报告》时也指出,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全程分类体系初步建立,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同时,他强调,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撬动社会治理的有力支点。

 回答好“湿垃圾去哪了”等问题 

要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的分类积极性,要求相关部门要回答好“垃圾去哪了”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湿垃圾去哪了”更是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冯经明指出,从调研情况来看,由于湿垃圾分出量远超预期,本市湿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尚有不足,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和布局湿垃圾的处置设施。吴健中委员则就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如何应用到农林业提问。秦畅代表也提出,应当进一步告知市民湿垃圾的去向以及利用手段,让老百姓看到参与的实效。

对于这一焦点问题,市绿化市容局表示,为了确保湿垃圾得到分类处置,已制订并实施了源头中转及末端环节设施改造、农业有机肥厂集中处置、改造提升就地分散处置能力、提高集中处置能力等四种措施。目前,本市已经建成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6座,更多湿垃圾项目已经在建和纳入规划,到2021年底,通过上述四种方式可以满足最高峰11630吨/天的处理能力。

市农业农村委回应称,目前在菜场湿垃圾制作有机肥方面已经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定,餐厨垃圾制备土壤调理剂的应用还在建立应用试点,在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形成技术规范来加强质量把控和适用。

 加强人流密集场所执法 

除了关注垃圾的去向外,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让垃圾分类更便捷高效也引发了热烈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鸣指出,围绕垃圾分类中加强科技的研发应用,应当坚持问计于民,“市民对垃圾投放的便利性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他认为,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生活垃圾设备设施的研发、改进、更新换代。“高校的挑战杯,职校的技能竞赛,甚至社区退休的工程师,都具有发明创造的能力,让他们助力设备研发,还可以增进市民的参与度。”

对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国文建议,一方面应当通过严格执法,进一步引导市民、单位形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处理习惯,切实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加强执法也是必要一环,执法部门要履职尽责,提高取证办案能力,尤其是针对集贸市场、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更要加强执法检查,持续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自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青年报资料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