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读懂一颗“花心”
2019-11-17 生活

文/杨力佳 图/受访者提供

印花,从来都是时尚圈的宠儿,或清新淡雅,或热烈奔放,一笔一画都透露着每个年代的审美与故事。而在时尚之都上海,那些曾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国民印花布,也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这些已经被尘封已久的图案在如今看来依旧鲜活靓丽,充满着温度。

知道摄影师周仰,是因为她去年出版的《漫长的告别》。那是一本她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外婆的最后几年时光的摄影书。在这本书中,除了有周仰外婆在这三年里的日常生活的场景照片,还有许多她年轻时候所设计的布料花样,程度之精美让人过目难忘。原来,周仰外婆曾经在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的图案室工作,作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为布料设计花纹图样。这一次,在位于杨浦滨江的“杨浦七梦”主题展览中,周仰带着外婆设计的图案以及杨浦的花布故事,策划了其中的“纺织”板块,为大家徐徐展开一段段与印染花布相关的情缘。

弄花香满衣

“在我出生之前,外婆就已经退休了。我从小是由外婆一手带大的,她经常教我画画,那个时候,我对她退休前的工作一无所知,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我无意间在柜子里发现了两大本她的设计稿合集,才开始了解这段过往。”周仰边说着,边打开了这本“传家宝”。那是周仰外婆当年自己手工装订的牛皮纸封面的本子,开本比A4纸稍微大一些,每一页上,都工工整整地贴着大小不一的手绘稿卡纸,而每页之间的夹层保护硫酸纸早已泛黄,周仰每翻动一页,都能听到脆脆的沙沙声,哪怕她已经非常小心翼翼了。

掐指算来,从1950年进厂工作到1984年光荣退休,周仰外婆设计的这近千张的图样中,“年纪最长”的都快要七十岁了,但是如今看来,它们依旧如此美丽动人,让人为之着迷。正如周仰所说,这不仅是超有才华的外婆的个人工作成就,也是一个行业、一个时代的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一直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沿黄浦江的杨树浦一带,更是上海的纺织和印染行业的聚集地之一。这一次的展览,除了向过往的辉煌致敬之外,其实也在给未来的新发展寻求更多的新机会和新可能。

杨树浦一带,曾是上海纺织印染行业聚集地之一

在这本花样图册里,图样的旁边并没有写明具体的创作年代,却可以看见这段辉煌的历史,猜测相应的年代。图册中,有工厂烟囱、飞机轮船,也有鸟语花香、自然风光。“设计稿中最多的,还是取材于花卉的图案。粉色的月季、粉蓝的海棠,以及各种单色或者多彩的小碎花。这些花呀叶呀,就像慢慢复苏的美梦,渗透到布料之中。我的外婆从来没有出过国,但是,她笔下的花卉图案却似乎与十九世纪的英国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异曲同工。”周仰由衷地为外婆的才华所深深折服。仔细翻阅,除了在传统图案基础上再造的植物图案,还出现了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几何图案,同时一些动物图案在设计时将中、西画法融合贯通,别致而可爱。题材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倾向、不同的风格并行不悖,或华美绚丽,或清新雅致。至此,由色彩与图案编织而成的花样年华拉开帷幕。只可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周仰外婆工作了一辈子的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印染厂已经关门倒闭,如今早已无迹可寻,在周仰看来,现在只剩下这些手稿,却没见到这些图案被生产成布匹后真实产品的样子,的确是一种遗憾。

周仰外婆王旭华

为了这次的展览,周仰还特地向公众征集那些年由上海棉纺厂或是印染厂出产的花布。令她惊喜的是,一位住得与她家一街之隔的赵阿姨发来了一系列的老照片。从1962年到1980年,从六岁到二十四岁,照片中的她和小姐妹、小伙伴总是穿着花布衣服。赵阿姨介绍说,她家六个兄弟姐妹的衣衫都是由母亲买布后亲自缝制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即使是碎布条也都会留着,她曾经见到母亲用边角料修补了一件撕裂的衬衫,竟完全看不出痕迹。“从这个故事里,我意识到一种真正的对美的渴望,这不同于现在一些人‘永远少一件衣服,少一双鞋’的消费欲望,而是坚持美的准则。从外婆设计的花布到人们身上的花衣服,发现原来在一个各方面都贫瘠的年代,人们也保留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多少是让我欣慰的。”除了这些实物,周仰还特地去上海纺织博物馆翻拍了一些老照片,比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旧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上海花布展销会现场……除了扑面而来的怀旧气息,更多的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感动。

让印花散发更多的芬芳

周仰来的时候,肩膀上背着一个印着蓝色花朵的环保包,清新淡雅,非常好看。原来,这个图案正出自她外婆的那本花样图册。在众筹出版《漫长的告别》的时候,这款环保包是它的衍生品。当被问及为何在那么多色彩缤纷的花朵图样里偏偏选择了这最素的一款的时候,周仰笑笑说:“的确,如果饱和度再高一点,颜色再丰富一点,更可以体现那个时候的设计特色,但是,那就对印染要求更高,会涉及到套色,而我当时资金有限,找到的合作伙伴的制作能力仅限于单色。”

其实,这也恰恰道出了周仰目前所面临的一种困惑:如何将这些几乎是孤品的图样继承下去。在这个展览开幕不久,她还组织过一个小型的主题对谈,邀请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孙沛东与艺术品投资人石建邦,以织物图案为媒介,从某种图案与式样为何成为流行等问题出发,一起探讨衣着时尚与历史、社会的隐秘关联。“石建邦也是一位图案设计稿收藏者,他还是当年复旦大学文博系的首届毕业生。”周仰介绍道,“他老早在逛一个老书市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本贴着各种解放前的印花图案的册子,那么好的东西,竟然无人问津,于是,他如获至宝地花了几百块把它买了下来。随后,在一个机缘之下,上海书画出版社将其整理,从中精选了二百多幅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出版了《五彩彰施:民国织物彩绘图案》一书,翻动书页,那个绚丽的花样年华似乎又从历史的尘埃中重现……”

在周仰看来,如果可以像石建邦那样,把这些印花图案出本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这只凭她的一己之力显然是很难完成的。当然,如果可以将这些图案变成实物,就像《漫长的告别》环保包这样的,那也是另外一个途径,可是这又涉及到更加复杂的产品线。

平日里,有多重身份的周仰的确是太忙了,除了是摄影师,她还是译者、教师,就在前不久,还在M50举行了摄影展。如今,她力所能及可以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看到这些印花图案,因为,这些图案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时尚风格与社会缩影,也能给当代的年轻人提供对于设计和生活的新思考。

Qa 生活周刊×周仰

Q:在展厅旁边,有三幅超大的印花布做装点,可以介绍一下吗?

A:是的,我选择了三个外婆生前最喜欢的图案打印了出来。因为图册上的图案很多都是局部小样而已,所以如果要批量生产成产品的话,还是需要行业内专业人士进行重新的拼接,让它成为一块完整的画面。

Q:对于未来,你有何设想?

A:我一直在持续拍摄的个人项目,都是关乎年龄、遗产与记忆的。其实,老印花布也是其中的一块,因为外婆留下的文字资料有限,所以还是需要不断地深入、细化。


文/杨力佳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