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社区”,每一次转身都能与艺术不期而遇
2019-11-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周紫薇/图、视频

艺术是否一定就是高高在上的?如果你来到昊·艺术社区(HOW Art Hub),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在这个接近6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每一次转身都能与艺术不期而遇。

 ▼ 一间美术馆 ▼ 

夜色中的艺术画框

在年轻人的口耳相传中,位于昊·艺术社区的昊美术馆一直都是一个热门打卡点。“超好出片”“很有空间感”“美到冒泡”是潮人们对它的评价。

在上周日之前,这里的一层是美国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带来的亚洲首次美术馆个展“现在在现”。丹尼尔天生缺乏对这个世界纷杂颜色的辨识,但这却成为他的创作力量。“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过度饱和的游戏中。”他说,所以他带来的世界是纯色的。    

沿着美术馆宛若风箱般的曲折入口,就会踏入丹尼尔创造的来自3019年的纯白色空间盒子,一切属于现在的意义都被消释。风化侵蚀的邦尼兔在门前看着你。无限开凿的墙洞向远处伸展最终化为一个人形。曾经坚硬的墙壁融化扭结成了因巨大而显得笨拙的蝴蝶结。动物森林中,迪士尼的那些宠物们成为开膛破肚的破碎娃娃。最后进入的是一个完整的挖掘现场,巨大的坑洞中,吉他、电话、收音机、篮球已然石化。这是我们送给未来的遗物。

现在、过去和未来在丹尼尔介于浪漫主义与波谱艺术的视野中,充满困惑而又不失趣味地发生诗意的碰撞。建筑和空间与人体的关系,空间与时间的非线性叙事可能,让昊美术馆的一层空间被转换为一个模糊了当下与未来、现实与想象边界的“在现”。

当然,11月24日,丹尼尔创造的这个空间消失于指针带来的终点。一切抹去,重新为这个空间上色的将是新的艺术家。从2017年9月20日昊美术馆开张,这里的一层空间常常这样,有不同的艺术展不断上新。

而二层空间,至今都属于约瑟夫·博伊斯。这位来自德国的著名艺术家,是后现代艺术在欧洲美术界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人人都是艺术家。”他的“社会雕塑”理论曾影响整个世界。在艺术界,博伊斯是一个传奇。无论你是否喜欢他的作品,没人会怀疑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有人说他生下来就是一件作品,去世后是另外一件,他一生留下的所有作品都有人收藏。

凭借近400件博伊斯重要作品和文献资料的藏品实力,昊美术馆也成为亚洲收藏博伊斯作品最多的艺术机构。

 ▼ 一家酒店 ▼ 

把家安在美术馆里

有趣的是,昊美术馆这个展示着现当代最先锋艺术的空间,在其所属的万和控股集团副总裁张扬文口中,却被比喻成了最为通俗的快餐:汉堡包。         

美术馆的三个楼层,在整个结构和内容的设计上,是有差异的。二楼博伊斯的展览,是艺术史上的“标高”;三楼的HOW NOW空间是年轻艺术家的天地,让年轻人有能够表达自己艺术观点的平台;而一楼以更流行的国内外艺术家的大型个展为主。

张扬文说,这就是汉堡的概念——有菜有肉有面包,每一层有不同的成分吸引不同的观众。“比如我喜欢吃肉,但一口咬下去,顺带也会把蔬菜都吃进去。在这个过程中能享受到不同的内容体验。”

这样的比喻似乎消解着艺术某种高高在上的价值,却也印证着昊·艺术社区的某种实践:艺术与生活的交互融合。“比如说,我们的酒店,其实你也可以当它是个美术馆。”

沿着1000平方米的昊艺术商店,可以直通旁边的昊艺术酒店。在这个5万余平方米的酒店里,据说你会与超过121名艺术家的约500件艺术品不期而遇。

走进昊艺术酒店的大堂,迎接你的是一只熟悉的南瓜,这是草间弥生2010年的作品《到达宇宙》,属于她标志性的铝制南瓜全世界只有三座。视线往上,大堂天空中“垂浮”的云朵出自蔡志松,他的《云》系列作品开始创作于2011年,最初的一组是为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而做。大堂的一角,达明·赫斯特的小金人《圣徒巴塞洛缪》静静矗立在那儿,拿着那把灵感来源于蒂姆·伯顿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的剪刀。小金人的对面墙壁上,巨大的木板版画《推背图》出自中国艺术家张洹。 

坐在大堂舒适的沙发中,在等待入住的过程,对它们一瞥而过或是驻足留意,或许你能感受到一点南瓜的魔幻、云朵的梦境、圣徒的救赎之痛,袁天罡与李淳风在《推背图》中对命运的玄妙探索。然后从那一点点触动中缓过神,拿着房卡推着行李去坐电梯,继续享受现世安稳,或是为未来打拼。

 ▼ 一个社区 ▼  

热闹而艺术的烟火气

艺术甚至是可以充满烟火气的。

酒店一楼的Z12 Mart昊美食集,早上为酒店客人提供早餐,中午和晚上向所有客人开放,一直营业到午夜12点。中日韩料理、东南亚菜、欧洲美食、烧烤夜宵,在这里的自助餐中都能尝到。

而当你吃着烧烤喝着啤酒时,抬头就能看到头顶霓虹灯闪烁着不同的语句,比如“实验永无止境”,比如“反击电视”,比如“生活就是磁带”。或许你会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在心里想,这话还挺有道理。

这条霓虹灯艺术装置出自旅法艺术家王权之手。80多组霓虹灯街景牌,他将昊美术馆的历届展览信息、艺术家符号、言语等碎片元素与餐厅菜品风格相结合,令人仿佛置身于夜间的城市街头,乱花渐欲迷人眼,蓦然回首,你要的那个深夜食堂就在那条小巷中。“消费主义诗学”,这就是王权为食客们创造的空间情境。

酒店的另一个餐厅,曾是电视剧《欢乐颂》的取景地。中式风格的餐厅空间,映衬的是韩国艺术家李世贤的“红色山水”。

“有一种生活的烟火气,不是生冷的,是很热闹的,又是很艺术的。不仅仅是吃饭、住酒店,在整个艺术空间中,你会遇到一些表达,然后成为你所看到所理解的东西。”张扬文说,生活方式和人们的生活内容,在这些空间中被连在了一起,酒店、美术馆、餐厅,边界变得模糊,包容性却越来越大,艺术社区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在这个社区里,如今还出现了长租艺术公寓,为流动工作者、艺术家、设计师、自助旅游者等新一代的创造者贴身打造。600平方米集合呈现的OneWork联合创意办公空间也被视为是艺术社区概念的深化,除了为人们带来愉悦生活之外,艺术更是一种催化剂,在人们彼此交流与共事过程中激发无限的创造力。每周末,美术馆的艺术教育和培训内容更是向所有市民开放。

放眼未来,艺术书店、沉浸式剧场、设计师驻留及音乐工作室等社区功能空间,以及占地1.5万平方米的户外交互公园也将逐步呈现。“艺术一日,生活一天。”张扬文说,这是昊·艺术社区想要带给人们的美好空间。

 ▼ 对话 ▼ 

张扬文:希望“艺术一日,生活一天”

记者:怎么会想到打造昊·艺术社区这么一个公共艺术空间的“社区”?

张扬文:可以说社区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不是先画一张蓝图,说我们要按艺术社区的概念来做。

最开始我们做的是酒店,也是商务酒店,后来慢慢转化成为了艺术模式。当时美术馆还没开,我们就把很多艺术收藏分布在了酒店的公共空间,将一个公共空间美术馆化、展览化。酒店开了2年后才开始做自己的美术馆,再到现在慢慢形成社区化的概念,是不断的实践促使我们做这样一件事。

记者:昊·艺术社区的营造,想表达或是传递什么样的理念?

张扬文:“昊”上面一个“日”字,下面一个“天”字,我们想打造的概念就是“艺术一日,生活一天”,让艺术与生活交融。人们来到这里,有住宿、餐饮需求,也会有精神层面的。

我们始终觉得,文化内容的建设需要让有生活感的大众参与进来。以前的一些艺术场馆,不少是高高在上的。我们希望能打破这个门槛。希望来到浦东来到张江的人,到我们这个空间来,能感受到更多的体验。我们也想通过这几年来的积淀,把各种模块、内容积存在空间中,努力达到社区的模型。

记者:那这个社区的独特之处又在何处呢?

张扬文:核心当然就是艺术。我们所有的内容包括餐饮、展览、教育形式、活动等都与艺术有关,但会探讨艺术与其他内容的跨界思考。比如公教活动,我们会请天文台的专家和艺术家共同探讨他们所理解的天体、宇宙,这是很有意思的跨学科的话题,包括有海南科考队和我们的艺术家对话。类似这样的活动我们经常做,有些是歌者,有些是舞者,有些是摄影爱好者、潮人。他们都会带来不同的内容,但都会跟艺术有关。

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来这个空间,感受到不同的跨界所产生的一些新形式。这也是作为公共艺术空间,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一种输出方式,这也会慢慢变成“昊”的一个性格特征,希望这个空间是开放的多元的、能容纳多种艺术形式的一个载体。

记者:昊·艺术社区是如何体现公共性的?

张扬文:比如我们在酒店的客房中拿出了一块,根据周边社群的需求设计了长租艺术公寓、办公区,为张江的世界500强企业、高科技企业中有需求的人提供方便。比如我们的昊美术馆是第一家“夜间美术馆”,开到晚上10点。张江那些上班的年轻人工作节奏很快,但又希望有放松的空间,白天没法来,周末怕人多,就可以下班后过来逛一逛,看个展,吃个饭。

我们的美术馆每个周末还会有公共教育活动,以每周至少一场的频率开展包括学术讲座、艺术家工作室探访、夜游导览、艺术家视频作品专场放映等活动,以各种形式带人们更加了解艺术,从对艺术产生兴趣开始,逐步真正地与生活融合。公教活动面对所有人,只要是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都可报名参加。在公众号、微信平台我们会发布下一周的公教信息是什么,其中90%的活动都是免费的。

记者:昊·艺术社区目前吸引到的人群主要有哪些?

张扬文:根据我们的受众后台数据,女性占65-70%,年轻群体占70%。我们在设置上并没有刻意要吸引什么样的人,就是想做一个社区,要有艺术的部分,也要有生活的部分。但为何会对年轻人吸引力那么大呢?现在的年轻人群体很愿意接受新东西,对接纳的包容度特别高。我们的展览模式中有影像、有电影艺术、有科技相关,有很潮流的艺术家展览,也有学术性很强的。不同阶段不同叠层不同内容的输出,会吸引到不同群体。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意大利艺术家的展览,他通过科技算法与文艺复兴的艺术交融,以科技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我发现,张江的一些技术人员,所谓“张江男”,就会有很多的共鸣,这就是特别好的现象。

张江这个地区,文艺的地块不多,但其实大家都特别有需求。我们美术馆有一个特别忠实的粉丝,是住在附近的一个老奶奶,她买了年卡,每个展览都会来,还会带家里人、带孩子来。她说以前对艺术也不大关注,但现在就觉得这里的空间特别舒服,能吸取到新的东西。我想这就是社区营造的概念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周紫薇/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