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在两会专题会议上为“天桥之困”再度发声,两大金点子现场获得回应|大城吾爱
2020-01-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 施培琦、周紫薇/视频

“对特殊人群来说,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他们迫在眉睫的需求,是改善他们出行质量的必要保障。”在今天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的“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专题会议上,市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副召集人、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沈杰艺术培训中心校长沈杰做了《关于在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人行过街天桥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建议》的发言。现场,沈杰委员的精彩发言还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回应。

实地调研遇残障人士“望桥兴叹”

委员“抢”话筒发言,直抒“天桥之困”

为了这次发言,沈杰委员做足了功课,发言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意见。为了不超时,他打开手机秒表,掐时计算发言时间。

在发言阶段,沈杰屡屡举手,终于“抢”到了话筒。拿起话筒的他激动无比:“在2018年1月,我在上海市两会期间,在政协的专题会议上,就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做了发言。无障碍设施和其他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一样,也有讲不完的话题。在今年的两会召开之前,我会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一起就广大市民关切度最大、出行需求最大的城市道路人行过街天桥的无障碍设施做了调研,形成了《关于在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人行过街天桥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在发言中沈杰表示,城市人行天桥是行人过街的一种重要设施,它能够将人们的步行交通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有效分离开来,从而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保障行人过街安全。但随着上海市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和残障人士、孕妇及怀抱婴幼儿的市民等特殊人群出行量的增大,这些过街人行天桥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问题日显突出,需要在人行天桥配备相应的自动扶梯(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调研下来,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最大。其实这也跟我们每个人都关系密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慢慢变老。”

据其介绍,目前现有中心城市道路人行过街天桥108座(其中市属天桥12座、区属天桥96座),在108座城市人行天桥中共有36座人行天桥配有电梯107台(自动扶梯81台、垂直电梯26台)。由此可见,市中心区已配备自动扶梯或电梯的数量,只达到了已有人行天桥总数的不到三分之一。

沈杰回忆说,自己在今年的上海两会召开之前,与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一起实地调研位于肇嘉浜路的几座过街人行天桥时,巧遇几位残障人士和老年人,他们均诉说了过街人行天桥的台阶过高过长,对他们来说障碍重重,走起来十分吃力的问题,对于残障人士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望桥兴叹”,如果要绕道走,则要走很远一段路,增加了特殊人群的出行难度。

为市民的无障碍出行需求支招

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温度

沈杰坦言,对特殊人群来说,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他们迫在眉睫的需求,是改善他们出行质量的必要保障。

他认为,虽然上海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做得很好,但随着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进一步突显,随着有障碍人群(老、弱、病、残、孕)出行人数的不断增加,尚需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上“打补丁”。

他建议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存量部分,在现有已建未安装自动扶梯或电梯的城市人行过街天桥中、于条件成熟的地方,加装无障碍设施;第二步是增量部分,即在新建的城市人行过街天桥的设计中,一定要增设无障碍的自动扶梯或直达电梯,要从源头的设计规划、施工许可上把关,否则不予施工。“在这个问题上我昨天与参加现场咨询活动的有关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达成了一致共识。从这两方面着手,才能最大程度地方便广大市民的无障碍出行需求,也能更好地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温度!”

据悉,这场专题会议中共有23位委员围绕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言献策。有的建议来自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研究和观察,有的来自长期的跟踪和深度调研。沈杰委员提到的自己跟踪了很长时间,调研人行过街天桥上的无障碍设施的发言得到了相关领导的积极回应。

》》相关链接   

两会vlog|他和“天桥之困”有个约

委员在现场咨询会上为“天桥之难”四处奔走,交通委:将专题跟进此事|大城吾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 施培琦、周紫薇/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