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担当|一个出身于“医学世家”的武汉伢讲述这个不平凡的春节
2020-01-31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爸爸在武汉一线救治确诊病例,我在上海宣传科普,联系爱心捐赠!”杜诗蓓说道。

杜诗蓓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这个庚子年春节,是她25年人生中第一个没有在家度过的春节。对她而言,能在武汉老家的人,其实也是屈指可数。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熟悉她情况的朋友笑称她家就是“医学世家”。杜诗蓓的爸爸是武汉一家三级医院的呼吸科主任,妈妈和姑姑都是护士,舅舅是医院救护车驾驶员。这个春节,所有人都因为“抗疫”过得惊心动魄而又跌宕起伏。

在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的讲述中,杜诗蓓还动情地谈及最近已是数不清的泪目次数,但其中有几个瞬间最是令她难忘。

医护人员。


今年春节是我25年人生中第一个没有回家的春节。我原本计划1月22日和在上海工作的男友一起返回武汉,见一见半年多没见的家人,在家过一个简单而又温暖的春节。

奶奶说,今年准备了好几斤炸丸子,准备好了拿手的好菜盼着我回家团圆;妈妈说,回家带我去商场买身新衣服;男友的家人说,今年该上门拜年,一起谈一谈两个人未来的重要事……

然而,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有些迹象就开始显示这份宁和安好就要失守。武汉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开始爆满,在抗击肺炎一线的爸爸收到通知做好防疫准备,面对汹涌而未知的疫情,父母开始劝阻我及男友回武汉。

出于对自身及身边亲朋好友的健康考虑,1月19日,我和男友最终选择了退掉了本就来之不易回武汉的火车票,选择两个人在上海的出租屋里过一个足不出户的春节。

交大医学院和新华医院的老师在了解我的情况后,为我安排了医学院和医院的年夜饭,并发放了许多物资。此处,我想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袁晓军老师,为我提供了武汉蔡甸的藕汤,让我身在上海也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爸爸的工作日常。

作为武汉伢,武汉于我而言就是温暖之家的代名词。说起武汉,就会想起华灯初上的汉口江滩,想起冬日里街边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想起烂漫樱花下游人如织的武大校园……

武汉,是无数漂泊在外的武汉人魂牵梦萦的故乡,是珍藏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的珍宝。武汉人素来乐观向上,面对1998年特大洪水,武汉人万众一心,排除险情,守住长堤;面对2016年的城市内涝,还能笑称“市内看海”。

长久以来,武汉的发展得益于“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与密集的劳动力,然而在疫情面前,四通八达的陆运、水运、空运以及千万人口却成为了武汉的软肋。

史无前例的疫情和大规模的春运人员流动,让武汉人成为了外省同胞口中的“鄂势力”。我深知,疫情的起因是由买卖野生动物所起,同时早期的信息不够透明造成公众的警惕性欠缺,进一步加大了疫情控制的难度,作为武汉人的我,对此也深感难过和抱歉。

武汉,作为拥有900多万常住人口和500多万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封锁省际和市内交通,绝非易事。面对百年难遇的灾难,绝大多数武汉市民坚守阵地,医护人员在临床一线治病救人,工人们在不分昼夜地、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建设武汉版的“小汤山”。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爱他!”我相信,这是武汉人的心声,也是我们最真心而动听的表白。待到春天来临、山花烂漫之时,我们一定能看见一个健康的、富有朝气的武汉。

患者出院。

关于我武汉家人的近况,我想说说我的爸爸。他在武汉长航总医院工作,这是一家综合性的三级医院,也是武汉市江岸区定点的8家发热门诊之一。作为呼吸科的主任,作为一名党员,我的爸爸深知上前线义不容辞。

早期病毒检测试剂盒稀缺,大量疑似病人涌入呼吸科,我的爸爸放弃了休假,48小时的连轴班,吃住都在医院,割舍了春节期间难得的家庭团聚。他明白此时医护人员不上前,人民的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我好开心,爸爸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大年初一,一名住院22天的患者,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出院。爸爸激动地在朋友圈写道“病人和医护人员一起苦熬22天,氧饱和度从不到40%熬到氧饱和度97%(常人都是95%以上),家属从不理解到全力配合。大年初一最好的礼物:康复出院。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回忆!”

我的姑姑是一名护士,小年夜接诊发热患者之后,不幸感染病毒,躺在医院的她却没有怨言,只希望早日康复回到工作岗位上。

我的舅舅是一名医院救护车驾驶员。他也临危受命放弃休假,冒着感染的风险去接发热的患者,他明白“绝不能在疫情中当逃兵”。

我的家庭,可能只是千千万万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缩影,他们竭尽所能,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平安。我相信,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忘初心、不懈努力的医护人员和热心的海内外同胞,我们才能够早日摆脱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更加轻松惬意和无虑地享受美好的2020年。

舅舅的工作日常。


这些天,我与家人的互动都是通过微信文字和视频完成。基本上是每天晚上和爸妈视频,但是爸爸比较忙,有的时候就只有妈妈接视频。其余时间主要针对家里长辈比较集中的群转发官方消息和进行解答。

坦白说,在得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消息时,最揪心的莫过于远在上海的我。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焦虑。起初听着朋友们无助的哭泣,长辈们的不解,我陷入了迷茫。

这一次的疫情,让我明白了卫生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以及灾难时刻心理疏导的必要性。我在第一时间转发疫情最新消息,向身边亲朋好友普及病毒防护知识,并对谣言进行辟谣;同时为远在武汉的朋友提供心理疏导,安抚他们的情绪。

在各大医院开放物资捐赠渠道之后,我将所需物品和地址信息整理成word版,并在班级群内进行转发,开始向武汉市中心医院、儿童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同济医院、长航医院捐赠医疗物资。

最让我感动的是身边的同学们给与我莫大的精神支持,不少热心的同学向医院捐赠了物资,加入到爱心传递的活动中来,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最近泪目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每一次的触发点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愫。有三次的泪目瞬间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武汉第一天封城的时候,好朋友哭着打电话说一个人在武汉而父母男友在外地,感觉到特别无助,那个时候我感觉到特别的心酸与难过,只能陪着她哭;第二次是知道本科同学在黄陂区的一线,却缺少基本的防护物资,原本的眼科病房也被临时改为呼吸科病房,她说她很害怕的时候,我也感觉到特别绝望;第三次是看到校友们竭尽所能地为武汉市募捐物资,当时有一种海上漂泊的人看到了岸边的感觉,感觉武汉不是被放弃的孤岛,而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一起共渡难关。

“共克时艰”四个字,我越发读出了其中的内涵。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春天终将到来。期待我们再次的重逢和团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