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返程高峰来临,道口志愿者中还有这些“疫”无反顾的团委书记
2020-02-0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除署名外)

当返程高峰遇上“逢车必检”,为守好上海的“大门”,沪上各个道口出现了一支支守卫队伍。除了公安、医护人员外,还有一大批青年志愿者,成为抗疫队伍中的生力军。

19小时紧急集结,冲在一线成为志愿者的一员,这些道口志愿者中,还有这些“疫”无反顾的团委书记。

普陀团区委书记杨莉萍:  

愿当花桥道口志愿者的“大家长”

“穿戴好后,一旦拿了体温枪,就不要抓摸自己的头、脸、手机,依照无菌操作来,不要中途戴手套拿手机。”

“天气寒冷,体温计经常罢工。可以用手心紧握体温计,保持温度。现场也备了暖宝宝,可以维持体温计的温度。”

5日上午,大巴车载着48名青年志愿者从普陀开往嘉定花桥高速路匝口,其中20多人都是首次上岗,他们要承担花桥8个道口的测温志愿服务。

车上,普陀团区委书记杨莉萍成为了岗前培训师。根据前期总结的注意事项和《告志愿者书》,她拿着话筒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嘱咐着志愿者。

自1月30日,普陀第一批青年志愿者紧急支援这一道口,进行防疫查控志愿服务工作后,至今7天里,杨莉萍有6天都在现场。5日12:00-18:00,她和现场志愿者一样,顶着高速路上阴冷的穿堂风,驻守了整整6小时,冻得手脚发麻。

想起接到任务的1月29日,杨莉萍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中午11:30,接到任务;13:00,“青春普陀”火速发布召集令;13:30,召集街镇和大口团工委书记进行线上会议,动员更多辖区内的青年参加;14:00后,每隔一小时,就在群里公布召集志愿者的人数信息;18:00,杨莉萍看了眼后台报名情况,数字显示:480人,她焦虑的心稍稍安定;发布10小时后,报名人数:602人。到2月3日,这个数字是:1099人。

第一天将工作全部安排妥当,杨莉萍踏进家门已经是1月30日凌晨3点。3小时后,她又出门了,因为第一批志愿者早上8点到岗,她必须在。   

普陀团区委所有在上海的小伙伴也全员上岗,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每天24小时分四班,每班都有领队,工作群里,常常凌晨2、3点还有消息跳出。

今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花桥道口的一侧排了一溜集装箱,每个箱体外贴着清晰的标志,1号2号集装箱“用餐间”,3号集装箱“清洁物资间”,4号集装箱“志愿者休息间”……志愿者需要换一次性手套等物资,就去3号,想要休息就去4号,现场井然有序。

而志愿者上岗第一天,只有一个集装箱,休息区、物资堆放区都挤在一起,很多志愿者不喝一口水、不吃一口东西撑满6小时。杨莉萍心疼他们,在联系的增援集装箱到位后,她又对管理志愿者岗位紧急做了合理分配,让每个集装箱发挥作用。

“当前防疫是最大的工作,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抗击疫情一线需要青年力量,青年不能缺席。”杨莉萍说,至2月7日零点,他们就要将工作交接给其他部门,直到那时候,这位花桥道口志愿者的“大家长”才能安心。

嘉定团区委书记徐磊:  

“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受访者/图

今天凌晨三点多,徐磊才忙完一天的工作;上午不到8点,他又出现在了朱桥道口的集装箱大本营里。而前几天,他还上阵当志愿者,主动值了凌晨至清晨6点的班。问他具体哪一天值的班,徐磊疲累地说:“说实话,我已经记不清每天是礼拜几了。”

受访者/图

在朱桥道口上,一座简易集装箱就是不熄灯的大本营,8位嘉定团区委的干事24小时轮番驻扎在那里。

一天24小时,每天4个班次,每个班次有72名志愿者,一天就有288名,一周有252个班次。徐磊的手里有一份详尽的《志愿者排班表》,252个格子,每个都要确保填满,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这十多天来,徐磊的身份有些多,除了团区委书记外,他还是道口志愿者、搬运工、培训师、接线员……身兼数职的他呵呵一笑:“这一刻,我们都是志愿者。”

不能光说不练的他也于前几日当了一回志愿者。零点到清晨6点的道口,寒风刺骨,这是一种连暖宝宝也抵不住的冷,冷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时隔多日,徐磊的手上还有被冻伤的痕迹。

受访者/图

徐磊给自己定的出勤标准是:只要能睁开眼就去现场。每天,他最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少的时候只能眯一会儿眼,见缝插针睡上两三个小时。

尽管又苦又累,但防疫的日子里也有许多甜。一名被检查车主看到志愿者们没有护目镜,第二天就送来了100副护目镜,还有好心人送来消毒液、口罩、暖宝宝等物资。一名小朋友画了一颗心,送给前线的叔叔阿姨们。“大家很珍惜这一机会,十分有成就感。志愿者穿着防护服晒的自拍照成了网红款。”徐磊说。

这十多天来,团区委的小伙伴们堪称连轴转,志愿者发动、排班、保障、服务等,几乎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受访者/图

徐磊告诉记者,特殊时期,时间就是效率。为了让志愿者能在到岗前就知道如何使用额温枪、穿戴防护服,团区委还制作了专门的教程视频,事先发放了告知书,供志愿者认真预习。待到现场时,再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团区委干事等抓重点培训。

“嘉定的道口相当于上海的西北大门,作为‘守门员’我们绝不能失职。”徐磊告诉记者,为了动员青年志愿者,他们发出了嘉定青年志愿者招募令,短短两天时间阅读量达到3.2万。“除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团员青年,接下来,我们还将发动驻区单位、‘两新’企业团组织、社会青年志愿者、青年企业家等多方力量来参与。一些新媒体大V,如‘二混子’陈磊也会来当志愿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范彦萍/文 施培琦/图(除署名外)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