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担当|除夕夜吃完团圆饭后,他与身处前线的妻子每天只“见”一两分钟
2020-02-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1月24日除夕夜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后,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员工周文峰和妻子叶梅华到今天已经分别21天了,每天,他只能在1、2分钟的视频时间里看看在武汉抗疫一线战斗的妻子。

首批出发至今已分别21天

叶梅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急诊科的一名护士,1月24日晚间,叶梅华作为上海首批医疗队150人中的一员,出征奔赴武汉驰援,目前正在火神山医院抗击疫情。

同为37岁的两人都是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人。本该是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周文峰却不得不与妻子道声离别。叶梅华却觉得:“我是湖北人,曾在武汉学习护理,家乡有难,我义不容辞。”

从1月24日凌晨5点接到待命通知,到1月24日晚间18点正式集结出发,这13个小时对周文峰而言,短暂、忙碌伴着心焦。周文峰还记得自己一早就为妻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早上只收到待命通知,随时出发,不知道一家人除夕还能不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下午临出门时,女儿忍不住哭了起来,既是因为担心妈妈,也是因为妈妈无法陪伴自己过生日了,而周文峰则掩去担忧,发了一条简单的朋友圈:“老婆除夕夜出发去支援武汉,你就是最美的白衣天使,愿你早日凯旋”。他说这是为自己更为妻子加油打气。

从那天开始,到今天,两人已经分别21天了。

缝了5针继续战斗每天护理十几名重症患者

叶梅华在出发登机时,因斜坡湿滑不慎摔跤,下巴裂开大口子鲜血直流,上级领导劝她放弃行程,她却依然冒着伤口感染的风险坚持继续前往,直至25日凌晨两点抵达武汉后才缝合了伤口,一共缝了6针。“我听说后忍不住掉泪了,就是心疼。”

抵达武汉后,叶梅华和战友们立刻积极投入到了汉口医院呼吸病房紧张的工作中,每天承担着超常的工作量。2月3日,叶梅华所在的队伍从汉口医院转到了火神山医院,截至2月12日晚间,火神山医院收治了1000名重症患者。

叶梅华所在的病区收满了60名重症患者,平均每名护士要负责十几名重症患者。由于没有家属护工等在旁照料,遇到年纪大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护士必须担负起患者的一切照料重任,而自身由于穿着防护服却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

由于一次性防护服厚重闷热,每个班次排定的工作时间为4个小时,但是叶梅华和战友们必须提前2个小时到达医院现场,开始穿防护服和其他一系列消毒工作。在4个小时的工作完成后,她们又必须再花2个小时的时间脱去防护服,再完成一系列消毒工作。

每天只有1、2分钟视频通话时间

由于工作强度大,每个班次的工作完成后,叶梅华常常累得说不出话来。在每天珍贵的1、2分钟视频通话时间里,周文峰看着妻子浑身湿透的衣服、脸上被口罩压出的血印和疲惫的身影,心里非常难受,担心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会把妻子累垮。但是他们互相打气,互相鼓励,周文峰对妻子说:“我会守在上海,守好这个家,做好你的后盾,我和女儿等你回家!”

周文峰告诉记者:“我了解我的妻子,她有18年的护理经验,长期在急诊抢救室工作,是急诊抢救室组长和急诊科总带教老师,她对待病人一直以来都是尽心尽责,危机时刻总是冲在第一个。作为医护人员的家属,我全力支持她的任何决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