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寒夜风雪中,他们在露天岗位上“疫”战到底
2020-02-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陈泳均 郭颖 通讯员 张立 蔡斌

下雨了,飘小雪花了,雨停了,风还在吹。

这是进入2020年来强度最大的一次寒潮,很多人可以选择窝在家,但有一群青年志愿者,为了上海疫情防控,在露天岗位坚守,与寒夜低温奋战。

  值守道口的志愿者  

下雪很美?道口告诉你:没有美感只有痛感

昨晚22:00,雨滴密集,刚走上G15沈海高速(金山卫道口)的宋杰便感受到了风“呼呼”的威力。不到3分钟,一阵大风吹过,宋杰雨衣上的帽子被吹得垂到了肩上。正在查验一辆轿车的他管不了帽子,拿着记录表继续问车主:“身份证出示一下,健康登记确认短信出示一下,到过湖北等地区吗?”等这辆车过了道口后,他头发上“顶”了一片水珠。

沪上各个道口的志愿者一直承担着守护上海门户的重任。为减轻道口排查压力,金山团区委通过公众号至今已招募1600余名志愿者。他们分布在G15沈海高速、S36亭枫高速等2个主道口,另有49个大小道口也有他们的身影,协助医务人员做好来往车辆记录、车内人员询问、人员体温检测等工作。

遇上降温和雨雪,22:00至次日清晨6:00的这个大夜班,注定不易。宋杰来自区规划资源局,他带领兄弟共8人为降温第一夜的上海值守。

为了御寒,宋杰上岗前集齐了家人的“温暖”:妻子给他递上了暖宝宝,翻出了长筒胶鞋,老父亲还让出了自己的加绒秋裤。

上岗2小时后,今晨零时,他觉得雨势增强,“砸”在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小雪渣,只是因为强风阵阵被吹散了,没见着雪花。

凌晨1:00后,三个道口查验变成了两个,四个人守两根道口,他们轮岗,能保证一小时上岗、一小时休息。

风就在耳旁呼呼地吹,吹得供休息的帐篷快要站不住了,不少交通路障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虽然是雨雪交加的一夜,但和兄弟们并肩作战,所有人都很亢奋,没有人说困,顶着大风时他们就跳几下暖暖脚,还一起唱起了歌。

后半夜,其实车流没有想象中的少。他们搓一搓冻僵的手,认真询问每一辆车。一辆货车让宋杰多看了几眼,车头上挂了抗疫的横幅。

“师傅,你这是来送什么货?”

“开了一个通宵,给上海市民送菜来了。”

萍水相逢的几分钟,宋杰查询完后,对着司机师傅吼了声:“加油!”司机油门一踩,手一挥:“你们也加油!”

清晨6点,迎着清冷的风,志愿者完成了道口交接,宋杰和坚守了一夜的兄弟们简单合了影。“早点睡觉。”大家相互嘱咐。

宋杰原来还想着,降温首夜能迎来雪花会不会很唯美,真实体验过才知道,大风送来的冰渣子,没有美感只有痛感。“不过我是党员,需要我的时候随时待命,为这场战 ‘疫’ ,只想做点自己的贡献。”

寒潮的突袭,也让值守在G60沪昆高速枫泾道口的一线工作人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风雪夜,他们用身体的温度,保证额温枪的准确。

昨日晚上9点,络绎不绝的车辆经过枫泾道口,受到雨天影响车辆的通行速度也慢了不少,不一会长长的通道处便排起了等待过路的小长队。

“麻烦头伸过来测一下体温,谢谢。”来自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顾思怡正弯着腰从怀中掏出额温枪,给每一位过路的市民做着体温检测。每测完一辆车上的市民,她再不厌其烦地将额温枪放入怀中,进行下一项检查事项。

为何要将额温枪放入怀中?顾思怡解释:“我们的额温枪碰到水,就不会这么精准了。”一到下雨天,测温便会受到影响,“我们怕额温枪不准,测出误差,导致错过高热病人,所以我们把额温枪放在自己的怀里,尽力保证不要让雨水淋到。”在顾思怡看来,处理好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为市民节省时间:“下雨天,等得久一些,难免会有急躁的情绪,所以我们就尽量争取不要给市民增加不必要的麻烦。”顾思怡说道。

“36.8℃,正常!”夏瑞林中气十足地将每一个测温结果告诉给一旁记录的医护人员。“从哪里来上海?之前去过哪里?有没有填写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夏瑞林的检查流程环环相扣,不遗漏任何一处细节。待一辆车上的人员全部核查完毕,他又忙不迭跑向后面等待通行的车辆:“能测掉就先测掉,不要让大家等着。”

  值守村路口的志愿者  

被雨淋湿的口罩糊在嘴上,有咸咸的味道

奉贤庄行镇大叶公路、汇西路路口,一个集装箱岗亭,一个移动铁栅栏,90后青年志愿者谢俊杰已经守了一周多。

由于庄行镇与松江、金山两区相邻,路网通达,人员流动性大,为应对外来人员返程高峰,庄行镇开展村(居)民自治道路管控工作,将全镇34个主要路口分为镇级区域大闭环、村居区域中闭环、宅基家门小闭环三个等级,开展联防值守和管控。

道路管制须24小时值守,一支由机关事业单位、村居、“两新”组织的团员青年与部分高校大学生等70多人组成的“路口管控”青年突击队迅速成立,火速增援各关键路口,谢俊杰是其中之一。

南北向的汇西路是镇级道路,是汇安村的一个出口,贯穿两个村。谢俊杰值守于此,对返沪车辆及人员进行排摸登记,查看进出人员的出入证并测温。

昨天22:00,在风雨中站了超过8小时后,谢俊杰下班了。由于没料到温度滑坡厉害,只穿着单裤的他觉得风刺骨的冷,雨滴打在脸上有点疼,跳落在雨披上,原来是冰粒子。

最让他难受的是口罩。风雨中站岗,口罩不一会就被淋湿,整个糊在嘴上,换几次都不起作用。他舔了舔嘴唇:“有点咸咸的味道。”

晚上值班,总有些冷。看到网上跳“火红的萨日朗”,谢俊杰也兴致勃勃学了一段,晚上休息间隙,舞了一段“萨日朗”:“跳完的确挺暖和的,出汗了。”

谢俊杰跳“火红的萨日朗”,在寒风中取暖。

今天一早8:00,谢俊杰又回到岗位。一夜风雨后,只剩下冷风阵阵,脸被吹得有些发麻。

站岗,谢俊杰不怕,以前当兵时,连值岗,标准站姿一站就10多个小时。冷,谢俊杰也不怕,新兵连时在山口训练,那大风吹得割耳朵疼。他只希望得到大家的配合。

降温24小时里,有操心也有暖心。遇到一对外来返沪人员,早已在村委会登记,自行隔离了14天,还拿到了出入证。结果他们趿着拖鞋从另一个口去超市买生活必需品,忘了带出入证。

“可以放我们过去了,门牌号都报给你了。”对方怒气渐渐上升。

但谢俊杰只认出入证,万一门牌号是随口报的,放进去是对其他人的不负责。看着对方十分迫切,一双拖鞋挂在脚上,谢俊杰最后用了折中的办法,打电话给村委会核实,最终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可以尽快回家,谢俊杰也尽了责。

暖心也有。一位回村里看祖父母的女孩,路过集装箱岗亭,看到谢俊杰和小伙伴在淋雨值守。她走后不多一会又折回,将一大袋饼干、面包、香飘飘奶茶“扔”在岗亭前,转身就跑。

谢俊杰愣了两秒后,撒腿就追:“开始我还以为是快递寄放,也不知道她什么意图。”

追上后,女孩对他说:“你们站岗肯定又冷又累,买给你们吃的,奶茶你们倒热水冲一下,暖暖身。”女孩说完加快了脚步,独留谢俊杰一声“谢谢”飘在空中。

作为一名青年退伍军人,对谢俊杰来说,“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际行动。相比奔赴一线的白衣战士们,他只想通过志愿服务尽自己一份力。降温、下雪他都不怕,他只希望,努力不会徒劳,疫情尽早消散。

而在浦东新区周浦镇,50多名团员青年也组建了战疫青年突击队,积极投入到全镇各村居道口,进行夜间值岗。

“我们是年轻人,晚上由我们来值班!”昨晚气温骤降,风雨交加,团干部挺身而出,“虽然白天还要在居委忙工作,但是看到好心的居民送来爱心食物,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时,所有的一切,再苦再累也都感觉是值得的,我们在社区守住了大门,就是守住了居民们的安全与健康。”

这些团干部当中,不乏有夫妻双方都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有夫妻双方都是居委工作人员的,有丈夫是居委工作者妻子是前线医护人员的,有妻子是居委工作者丈夫去支援外地建设的,可是,他们没有一声怨言,安顿好家中的老人孩子后,就继续埋头奋战于基层一线,一个口罩,一副手套,一件雨衣就是所有的装备了。他们打趣道:“现在泡面已经成为了最熟悉的味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陈泳均 郭颖 通讯员 张立 蔡斌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