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书、讲故事、剪剪纸……他们用非遗技艺为抗疫加油
2020-02-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琳琳

面对疫情,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出一份力。对于散布于各个社区街镇来的非遗传承人来说,每天看着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新闻报道,感受着街镇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在家门口防疫抗疫,他们也坐不住了。他们用自己的非遗技艺来参与抗疫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积极行动。

连日来,曹路镇、新场古镇、枫林街道等街镇的非遗传承人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责任担当,用当地最接地气的方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为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加油。

  讲好疫情防控的“曹路故事”  

疫情当前,在曹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社村一线排摸,守好家园大门;为居家隔离人员送补给、扔垃圾,日行几万步;日夜道口执勤、帮助居民口罩预约登记,不畏风寒……这样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曹路上演,不但被居民们看到,也被“曹路故事人”记录了下来。

曹路是故事之乡,在集镇之初,当地民间艺人就用故事、谚语、俚语等形式把身边发生的、别处听到的、祖辈传下来的一个个小故事,用“说书”的形式演绎出来,并不断地丰富、不断地传播下去。2017年7月,“曹路故事”正式列入浦东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正式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曹路民间故事”。在传承与发展中,越来越多曹路人成为了“曹路故事”的撰写者,更是时代的记录者。他们来自基层,涉猎题材有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道德、诚信、廉政、创业、民生、婚恋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也包括这场战“疫”。

“春节期间,‘曹路故事’协会群的成员都非常关注疫情。大年初三时,我就在群里号召大家创作反映抗击疫情的故事和文艺作品,大家反响都非常热烈。”曹路镇文化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邵敏告诉记者,短短几天他就收到了十多篇“曹路故事”,还有沪剧、越剧、快板、书画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故事中,有不顾身体状况、雨天摘菜送往被隔离家庭、还被误会“精明”“巴结”的“路阿婆”;有一群体会“买汰烧”不易、买菜时闹笑话的新“宅男”;有瞒着家人支援武汉、匆匆和家人吃外卖年夜饭就出征的医护人员……“这些角色虽有虚构有改编,但都是建立在一定原型上。”

“这段时间我们把这些作品做成了好几期公众号内容。好故事让社区居民颇有同感,确实能激励大家共同参与防控疫情。”据邵敏介绍,这些故事也将出现在2020年第十届“故事节”等文艺形式上,“曹路故事人”更要亲自生动地说好这段特殊时期的“书”。

 用最美乡音唱响抗疫高歌  

新场的锣鼓书发源于明朝,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谈敬德则是锣鼓书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20年春节伊始,78岁谈老师看到全国的抗疫热潮,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立刻进行了创作。“曲子的开头讲述了全国抗疫形式,政府发出了集结号。之后,我就聚焦在我们的新场镇,社区干部、志愿者纷纷行动,积极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首名为《战“疫”有我,新场在行动!》的锣鼓书,就是他以新场镇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守护共同家园为灵感进行创作的。

镗锣、书鼓和书钹,单人、双档或群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书”的演奏乐器和表演形式。自1961年上海群众艺术馆向全市举办锣鼓书传授班,新场镇文化馆就建立了锣鼓书表演队,持续至今。2006年,南汇区申报的“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新场镇的多个村居委建立了老中青锣鼓书队,中小学则有市区镇三级传承基地。“我希望通过这种新场群众非常熟悉方式做好防疫宣传,这也是我身为传承人的责任担当。”

“我把自己看到、听到、了解到的信息都写入了歌词。”大年初二完成歌词后,谈敬德又花了一天谱曲,抓紧在第三天就录音完成。考虑到疫情的限制,他只是找来了一位学生一同演唱。“虽然宣传是好事,但我们同样‘不要聚众’嘛。”

谈敬德笑称锣鼓书“战斗性强”,因为不像其他戏剧等曲艺形式要多方参与排练。这首锣鼓书的诞生就堪称“神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当地人用当地话和当地曲唱当地事,大家不仅听得懂、易理解,而且喜欢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再加上它反映当下,自然传播广、影响大。“以此向所有坚守和冲锋的“勇士”致敬,也感谢‘宅’家的居民们做出的贡献。战‘疫’有我,新场在行动!”

  以上海剪纸致敬白衣战士  

纸短情长,共同战“疫”。在枫林街道,上海剪纸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街道精心保护和传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剪纸艺术这一拥有广泛民间基础的中国瑰宝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这一次,上海剪纸传承人们和用一双双巧手、一把把剪刀和一张张薄纸,创作了大量剪纸作品,表达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致敬,宣传防疫实用知识。

徐汇区剪纸传承人孙继海,从大年夜看到那些“出征”武汉的逆行医护人员的报道,心情就一直不能平静。他们义无反顾的行为,一直在他脑海徘徊。大年初三,他仅用了大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一幅约30*50厘米的剪纸作品。剪纸的主要画面是三位携手并肩的医护人员,其下是代表敬意的玫瑰花,头顶是蓝天白鸽,寓意美好平安日子尽快到来。孙继海将这幅作品命名为《无论生死》,旨在向抗击新冠病毒的“逆行者”致敬。

这段时间,他也观察到小区的志愿者和一线的工作者的辛苦,正在构思相关作品,打算继续进行此类题材的创作。“作品的图案可能比较简单,但我希望它们都有深刻的主题和寓意。这样即使若干年再看到这些剪纸,大家也能有所触动,无论是对疫情发生的警示,还是对战‘疫’行动的感怀,都值得深刻的反思。”

作为上海剪纸“艺术之乡”的枫林街道,在这段时间还专门在其公众号上推出了多名上海剪纸传承人的抗疫宣传作品。国家级剪纸传承人奚小琴的剪纸作品名为《福兮祸所伏》,画面主体是蝙蝠。她以此表示常因与“福”同音而备受推崇的蝙蝠却成为了此次疫情的源头,正如古语所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上海市剪纸传承人李守白的剪纸作品名为《逆行者》,描绘了“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为万千人民筑起了生命防护线。徐汇区剪纸传承人鲍立峰和张洁则用剪纸表现出了社区织起的严密防控网:疫情防控宣传栏前,工作人员在消毒,以及为居民分发口罩。正如一幅幅作品所描绘:抗击疫情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一场战役。而枫林街道的上海剪纸传承人们以剪刀为笔,书写各方人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琳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