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百工”用非遗树新时尚
2020-06-14 生活

摄影团队正在拍摄卢氏心意拳的传承人 本文受访者供图

石库门、海派旗袍、吴侬软语、金银细工、柴米油盐、木版水印、文人生活的香道与笔墨纸砚、古琴琵琶……6月13日是中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前夕,一部名为《海派百工》的非遗题材纪录片在B站走红,影片中记录下了上海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和精湛技艺。从他们的精美作品、精湛绝活和独特匠心中,我们看到了上海并非只有高楼大厦和快节奏的生活,还有慢工出细活的坚守。

青年报记者 蔡娴

要传承先传播

纪录片展示非遗新风尚

大家期待已久的国内第一部展现非遗传承人群像的3D电影纪录片《璀璨薪火》,即将在全国电影院恢复开放后的首周上映。而这部以8K超高清技术摄制的微纪录片《海派百工》正是继《璀璨薪火》之后,曲全立导演的又一力作。《海派百工》共60集,每集5分钟,分别聚焦了60项海派非遗技艺。

曲全立导演在执导《海派百工》的拍摄

“在中国,非遗未来一定会做成一个大产业。”5年前,《海派百工》出品方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华凌磊就开始计划以影视作为非遗的切入点,用镜头去记录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技艺。

将非遗产品化是团队的目标之一,但华凌磊透露,在初阶段他们更专注于为非遗拍好片子。在拍纪录片的过程当中,华凌磊发现,通过精美的纪录片,有助于非遗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播,“相当于把这些非遗传承人的形象立了起来”。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帮助非遗树立起一种风尚,“这样一来,年轻人才会想去追随它,而不是让非遗以一种过时、落伍形象示人,年轻人是不会感兴趣的”。

华凌磊认为,只有告诉全社会这群人有多么了不起,通过时间的积累,大家才会觉得非遗是真的了不起。相反,如果大家都觉得非遗快要活不下去了,那么这些技艺可能真要无以为继了。

海派玉雕

“海派非遗”

在融合中赋予现代审美

做“海派玉雕”的袁耀是个微雕高手,可以在一把象牙扇上雕刻5700多首唐诗,共计16万字;做“刺绣”的叶伟娜以画入绣,以敦煌壁画为灵感,用7年的时间完成一件作品;金山丝毯由真丝织成,为了展现完整制作过程,拍摄团队从养蚕缫丝一直拍到毯子制作完成……

从《璀璨薪火》到《海派百工》,不仅拍摄技术从4K升级到了8K,内容也进行了升级。虽然同样是非遗主题,但这次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海派非遗”上,带大家了解上海特有的传统美术和技艺类非遗项目。

古老的技艺经过传承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格,因而获称“海派非遗”。而“海派”的一大特征就是融贯中西。“我们一直在说海派文化,就是中西文化淬炼后的融会贯通,这些非遗传承人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

有人会觉得,上海的非遗技艺大都是从江、浙、皖一带传过来的,差别不大。但其实“海派非遗”是非常不一样的。“海派是具有国际化元素的,且带有一种时尚感,这会让非遗技艺变得不一样。”华凌磊说,《海派百工》的拍摄过程相当于是对海派非遗的一种观察。

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纪录片的口号叫“探寻海派文化共通的密码”,那么,这些传承人的共通点在哪里呢?

“我们发现,海派非遗的传承人最大的特点是,多带有一种强烈的产品意识、审美意识以及市场意识。他们的作品往往传承脉络很清晰,品相又时尚,是现代人确确实实需要的。”华凌磊和团队正是希望把海派非遗的这种意识和精神推广出去。

海派非遗也颇具生活情趣:“除了非遗技艺,他们会告诉你很多其中的故事,告诉你梨膏糖要配绿茶喝,告诉你大闸蟹在不同时令采用不同的加工手法……”这座城市孕育的非遗传承人,让华凌磊觉得,他们的非遗技艺都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

据了解,上海共拥有57个国家级和220个市级非遗项目。这次的60期《海派百工》仅仅是第一季,拍摄团队共将选取跟手艺相关的海派非遗项目150余个,计划在三年内完成该系列的全部拍摄工作。他们也希望将上海作为一个范本,计划为国内更多的省市拍摄当地的非遗纪录片。

从4K升级到8K,拍摄团队一直在用最好的影像技术来记录非遗。但用媲美好莱坞影片的最新科技去拍摄每期仅有5分钟的非遗纪录片,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这算不算是小题大做?华凌磊认为,这么做非常值得:“这些非遗传承人都是国家认定的大师级人物,只有用最好的技术来记录非遗才值得。加上有一些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每一次拍摄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用最好的技术来拍摄也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正因为这种超前意识,让这部《海派百工》成了B站上线4K纪录片频道后的首部4K纪录片。

传统戏服制作技艺

打破“偏见”

非遗是幸福且充满希望的

《海派百工》在B站上线,络绎不绝的弹幕反映出年轻人对非遗的态度是推崇的,只是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相关内容,因此对非遗缺乏了解。所以,难免会有“非遗是快要灭绝的东西”“非遗传承人很难生存”这种固有想法。

打破这种“偏见”,让年轻人看到非遗传承人的真正生活,才能使他们对非遗有更深的了解:“很多非遗传承人都会在影片中介绍自己,已经从事这门技艺30多年、40多年,甚至60多年……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时间,这门技艺一定是能养活他们的。而且,从他们手中制作出的手工艺品大多价格不菲。”华凌磊能看到他们身上都带有一种成就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因为他们在做一件让自己喜欢且满足的事情。

“我们想向社会传达的是,其实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有必然性的,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悲观。”这部《海派百工》纪录片就让大家了解到非遗的美,同样也看到了非遗的希望,“我一直希望有人能把非遗拍得很美很温暖,曲导的镜头语言里就拥有温暖的感觉,会让人觉得这些技艺很美好。”

海派蛋雕

华凌磊和团队正在上海缤谷广场建设“中国非遗影像公共体验基地”,利用他们所积累的非遗影像素材打造相关体验活动。接下来,他们也希望帮助非遗传承人做产品开发,帮他们搭建平台。“因为每个非遗传承人其实从他们个人来说的话,都专注于自己的技艺,很难分出精力去做其他的事。那么,比如商务合作等就由我们来帮助他们完成,我们来发挥商业机构的功能。”他们采用了“商业+公益”结合的模式,用记录非遗的形式切入到非遗领域,再逐步实现产业的变现。用一种商业的逻辑去做具有社会价值的事。“我们想把非遗产业,特别是非遗传承人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传统手工艺这块产业复兴起来。”

但要让非遗真正地走向产业化,光通过一个团队、一家机构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完整的产业要有分工,要有更多的市场机构介入,要有产业链上下游的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华凌磊并不避讳竞争,反而抱着开放的姿态希望有更多不同类型的商业机构进入到非遗领域里来,“大家共同把这个行业做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