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机,这个行业的就业岗位在飙升……
2020-06-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黑天鹅”的威力,不少公司收入锐减、甚至不得不裁员求生。然而,互联网医疗行业却在逆势发展,仅上海浦东一家新锐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就业人数更是从之前的仅200人增加到了近400人,也让不少应聘者看到了新希望。

全体总动员,开展大规模免费在线咨询、义诊服务,指导问诊者对症处理、做好隔离、不要焦虑,帮他们判断该不该去医院……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热度空前,也顺势成为本次上海在线新经济《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提到的12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去线上  有无奈也有惊喜 

从线下转为线上,大学应届毕业生小琳说,之所以选择互联网医疗企业,有着无奈,却也有着惊喜。

每天上午9点准时打开电脑,登录招聘网站,仔细筛选符合预期的岗位并投递简历,收到回复后,双方约定时间进行视频面试……这是从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开始后,大四学生小琳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常态。

小琳是上海某大学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成绩优秀,毕业后认为留在上海找份理想的工作完全没问题。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可能很早从湖北老家返回了上海,争取在毕业来临前拿到offer。但是,她的计划因为这场疫情而搁浅。

从今年年初开始,小琳留在了湖北老家,每天的任务就是在电脑前刷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希望能更早地步入求职轨道。但是投了几份简历出去,仍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这让她内心焦急又倍感压力。

直到不久前,她开始调整思路,将就业的方向从线下工作扩展到了互联网线上。经历了投简历、视频面试后……她很快收到了这家互联网医疗企业的offer。

“我应聘的岗位是一名在线家庭健康顾问,对方开出的薪水也不错。”小琳告诉记者,在疫情发生前,她的想法是去一家公办医疗机构工作;但是这场疫情中,她看到了互联网医院的前景,所以最终选择了这家互联网医疗企业。

 “不见面”的服务方式  在疫情中“蔓延” 

小琳所说的“健康家庭顾问”这一岗位,主要任务是在线给客户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也就是一种“不见面”的问诊方式。而这种“医患不见面”的隔空问诊,早已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

“疫情暴发后,我们的在线问诊量从之前的一天上百一下子涨到了上万,用户量也迅速大增。”善诊公司品牌负责人屠波告诉记者,疫情刚开始时,线上问诊成为防疫期间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当时,在线问诊的绝大部分问题是:我是不是得新冠肺炎了?发烧了怎么办?咳嗽了怎么办?现在能不能上医院等等。

其实,来线上咨询的都不是新冠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一位问诊者体温37.3摄氏度,也知道自己着凉了,这在平时很常见,但他怀疑自己接触了可疑人员,出现紧张、焦虑、睡不着的情况。后来家庭健康顾问在线告诉他,“这是过度紧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体温变化”,这名问诊者这才放松心态,很快就体温正常了。

事实上,疫情期间,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都投入于这场抗疫中,好大夫、微医、丁香园、阿里健康等平台纷纷提供线上义诊。上海的多家公立医院也纷纷搭建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本地患者提供服务,大大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

“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大家有一个沟通交流询问的渠道,而这个渠道解答的都是专业医务人员。”屠波说,这种“不见面”的服务,避免了交叉感染;实现了跨医院、跨地域调动医疗资源。

 疫情下  岗位“逆势”翻番 

当很多企业面临经营压力时,互联网医疗企业却在逆势发展。

疫情发生后,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手不够;多家企业几乎全员上岗,还是很难满足所有的在线问诊需求。

如今,国内疫情平缓了,公众不再那么恐慌,在线问诊的问题也有了明显变化;但很多人开始习惯于这一在线问诊模式。

因为在线问诊需求量的增加,于是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逆势“招人”。“这波疫情,让很多应聘者感受到了压力。春节之后,投递过来的简历就像雪花一样飞来。”某互联网医疗公司运营团队负责人贾弘霞告诉记者,不过,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开始逆势招人,她所在企业的岗位也从之前的200人几乎翻了一番,现在岗位总数接近400。

“除了上线面向个人和家庭的在线健康顾问服务,还在复工前推出企业防疫服务包,全力助推复工复产,这些岗位都需要更多的员工加入。”记者了解到,除了像小琳这样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多传统医疗机构从业者走入线上延续职业生涯的故事也在不断发生。

 互联网医疗  迎来拐点发展 

2020年,有望成为互联网医疗的拐点之年?

其实,上海很早就进入了在线医疗领域,本市先后推进互联网防疫服务、搭建网上诊疗服务平台、全程医疗便民服务等措施,促进在线医疗产业的发展;但真正意义上迎来拐点式发展机遇,还是此次防疫抗疫。上海近日发布的《行动方案》,明确将聚焦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医疗等12大发展重点,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23家互联网医院,包括三甲综合性大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除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企业也在疫情期间获得跨越式发展。以善诊为例,这家新锐互联网企业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实时在线防疫指导、健康答疑、心理疏导等,在疫情开始后的1个月内,累计为11万家庭及150多家企业的20万名员工提供了防疫支持;而商赢互联网医院打造的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新冠工作室”微信小程序)1月底上线,运行60天时访问量已超24万人次。

“在线医疗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们正在加速在线问诊端的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满足在患者线实现一体化健康管理的需求。”屠波说,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补充在线医疗端的市场空缺,为城市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