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浸润式”实景思政课搬上云端
2020-06-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这里见证了工业杨浦向创新杨浦的华丽蜕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前赴后继、顽强斗争,赓续红色血脉,走向美好未来的光辉历程。

昨天,在由曾经的杨树浦发电厂3号煤炭转运站变身而成的滨江党群服务站,“大家微讲堂•社区政工师”暨“四史”学习教育云端思政课第二讲拉开帷幕,一堂围绕缅怀革命先烈王孝和烈士展开的“四史”学习教育“浸润式”实景思政课在云端直播。“七一”来临之际,杨浦区各级党组织以这种方式,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阐释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把精神的力量转变成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行动。

 ▼ 时空对话 ▼ 

开启“浸润式”实景思政课新体验

本期的大家微讲堂,以学习贯彻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再出发,定制推出全新“浸润式”滨江实景思政课,以一方舞台、一次诉说、三封书信、三段讲述,开启一场与革命先烈的跨时空对话,再现了杨浦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英勇斗争的共产党人理想的光辉与信仰的力量。

严爱云、邢建榕两位党史、史料专家,站在研究者的视角带着观众、听众一起深度解读理解历史背后蕴藏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王孝和烈士之女王佩民带着父亲的遗志把大家带回历史现场,隔空诉说那段历经血与火洗礼的革命岁月,唤起了大家集体记忆与强烈共鸣。

现场,“大家微讲堂”透过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探索把杨树浦发电厂等百年工业遗迹送上“云端”,全景呈现杨浦红色历史图景,激起了线上线上党员群众学习讨论的热潮。“这样的现场演绎、讲解很感人!为这样的‘四史’学习课程点赞,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也亲眼见证这里从一栋栋无法进入喷着黑烟的工厂变成了居民近悦远来的生活秀带,这里不仅承载了红色历史,也记录了我的一代记忆。不久后,我家就要旧改搬迁了,希望这样的思政课能将我们一代代人的记忆延续。”一位线上网友留言道。

  立体延伸 ▼ 

呼应“四史”云端课堂党员群众新期待

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融入“大家微讲堂”,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落实“四史”学习教育要求,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区建设与治理的一次全新探索。

在杨浦,类似这样的“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还有很多,比如国歌展示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赴法勤工俭学学生追寻革命真理登船原址,人人屋、秦皇岛路码头等滨江岸线上串珠成链的6个党群服务站等。杨浦将进一步整合区域各类资源,推出一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以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为契机,精心打造实景党课、情景党课、行走党课、骑行党课、“环同济”联合党课等“四史”学习教育品牌。做精一个云端思政平台,依托“大家微讲堂•社区政工师”暨“四史”学习教育云端思政课平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革命文物、陈列在杨浦滨江岸线上的红色遗存、印刻在红色建筑里的城市记忆都更加生动鲜活,走进人们的内心,提供精神的滋养,激发出新时代共建美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巨大能量。


青春上海U选来咯

快快get起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