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为湿垃圾除臭、用图像识别垃圾类别,这群中小学生“脑洞”真大
2020-08-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能降温的垃圾箱、会“读图“的垃圾桶……这都是上海的00后们想出来的垃圾分类小发明。从7月以来,市绿化市容局已经在全市青少年中收集到了近550个这样的“金点子“。

记者今天获悉,这一由市绿化市容局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共同发起的生活垃圾分类“小发明、好方法、金点子“征集活动,自7月2日起正式发布以来至8月20日申报截止,共收到申报作品548份,其中小学生组196份,中学生组265份,大学生组87份,全市青少年们对垃圾分类都有很高参与热情。

“垃圾异味处理”“垃圾智能分类投放”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同学们对此投注了不少精力和热情,纷纷建言献策,甚至设计制作了不少颇具实用功能的作品。

高温天湿垃圾容易有异味,来自愚一小学向红分校五(1)班的刘一睿就关注到了这一点。她发明了一款“小区自动感应破袋防虫隔臭湿垃圾箱”。垃圾箱底部装了制冷片,可以降低湿垃圾桶内的环境温度,实现环境温度30℃时半小时内能快速降温到8℃左右。    

“一般到25℃,湿垃圾就会产生腐败菌,通过制冷片能让温度控制在25℃以下,抑制腐败菌的产生,就不会有难闻的味道啦。”刘一睿介绍说。而通过内外桶分离的设计,可以密封保温并方便回收湿垃圾,红外感应开盖的方式也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性。垃圾桶口还加装了钢片,可以自动破袋不脏手。“希望我的设计能改善小区垃圾箱房周围环境,解决小区湿垃圾集中回收之后的异味问题。”她说。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刘一睿第一次为垃圾分类贡献创意了。她平时就热心小发明创造,去年还凭借“具有激励功能的智能语音分类识别垃圾箱”荣获了宋庆龄少儿发明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奖、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等奖项、并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同样来自于愚一小学向红分校的许裴琳则设计了一款“自清洁智能感应式分类垃圾桶”,可以通过颜色感应组件自动识别几种垃圾颜色,联动对应运动组件动作,自动开启对应不同的垃圾桶盖。当识别到高温垃圾的时候还能触发声音报警,同时启动自动冲洗装置。“绿色上海不是喊喊就能实现的,我想让我的小发明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还要不断改进。“

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的周详则从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联想到了垃圾分类机器人。“垃圾分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投放不准确的情况,我就想针对这一点发明一个自动的机器人帮助分类。”

她用自己平时学会的编程技术发明了一款“家用智感垃圾处理系统”,在垃圾桶内安装微型摄像头,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就能识别垃圾类别。现场她还展示了起来,居民向桶口扔入任意垃圾,会被自动感应并判断出垃圾类别,利用机械运动原理,垃圾就能自动落入对应的子桶内,一“掷”到位。在真实环境的测试中,平均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82%,垃圾落袋执行率达到100%。

“我现在只设计了易拉罐、塑料瓶、毛巾、树叶、笔等7小类垃圾的识别,以后还会继续采集数据,增加类别。”周详说,她还畅想了10年后上海投放垃圾的图景——小区里都不再有垃圾桶,厨房上装一个小门,垃圾扔进去就能被自动分类到属于自己的地方,每个人都出一份力,上海的大街小巷、社区环境就会越来越美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